■吴勇 80后、90后的员工群体已经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面临着这样的尴尬选择,需要用人,却实在不知道如何运用这批特殊时代和家庭教育背景造就的“新新人类”。 80后、90后的员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晶”。他们当中一些人自己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敢于表达;他们充满朝气、理解能力极强。但是他们又通常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漠视责任、蔑视义务,完全的自我导致了管理的困难。 企业管理人员如何要有效管理和引导80后、90后员工,发挥他们的长处,和谐企业氛围,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笔者认为应对80后、90后进行多元化的管理: 1、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 2、将约束人的权利型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 3、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评估。 4、重新认识主管和员工的价值定位与角色、任务与需具备的核心技能。 5、以绩效导向、以经济手段为杠杆,使“承诺、负责”的结果导向深植人心。 6、重新理解忠诚度,从忠于公司到忠于专业或忠于自我。 7、以开放式平台发动参与,激发创造力。 8、开辟容错式管理,俗话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同样“没有笨员工,只有笨主管”。 9、适应时代的潮流,塑80后、90后新型企业文化,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 管理者遇到问题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笔者相信,只要企业能摒弃传统的封建意识,把80后、90后员工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员工就会报答企业,就会给企业创造价值。谁愿意整天跳槽?跳槽与离婚一样对双方都是伤害。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明白80后、90后员工跳槽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绝大多数人跳槽不是因为钱少,而是因为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看不到发展前景。大家不妨逆向思考:什么情况下员工不跳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想必很多的困惑自然就解决了。 总之“攻心为上”,中国人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要解决好80后、90后员工的管理问题,只能从根源上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