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爱姝 27—28日,第二届浙江省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暨金华、衢州、丽水三地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高镇小学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由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和永康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市高镇小学协办,并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友情支持。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交流金、丽、衢三地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步伐。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荣文到会指导。 28日8:20,来自金华、衢州、丽水各地市教研员及上课教师、听课教师齐聚高镇小学体艺楼报告厅。在活动开幕式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莹波对省、市教育界领导专家莅临指导、三地市小学数学优秀老师来永传经送宝表示感谢,同时要求我市小学数学老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观摩,积极反思,多与专家探讨,解疑释惑,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市镇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蒋巧君介绍了该校“做中学、做中悟、做中创”的教学特色。 观摩课上课教师由金华、衢州、丽水、义乌市各派一名选手参加,举办校选派一名教师参加。在简短的活动开幕式后,高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陈晓英率先开课,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陈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从分一分学具开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带进课堂,轻松快乐地学习新知识。陈老师还依据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导学单》,为学生的学习搭好了“脚手架”。她的课注重学生“四能”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该校倡导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先试后导”的教学理念。 衢州柯城区大成小学数学老师陈新福,是教育部第八批赴港教学指导专家,省教坛新秀,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衢州市第二、三、四、五届名师。他为学生上课的内容是临时接受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的任务,舍弃事先准备充分的《用字母表示数》,在备课不足两小时的情况下,呈现出的《体积与容积》,却充分体现了“如何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过程”,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到了下课时间学生还不想下课。陈新福老师不愧为名师。 武义县熟溪小学教务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何红娟,是金华市教改之星,金华市“1155”名师培养人选。从教18年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原生态课堂。她所上的《面的旋转》一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然后再通过面动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她注重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能联系实际,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举例说明,生动而形象。 衢州柯城区大成小学数学老师陈新福、松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潘雄军和义乌五爱小学陈孙宾三位老师,上的都是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法各有特色,精彩纷呈。下午观摩课结束后,斯苗儿、夏美丝两位小学数学专家对所上的课作了点评、开了讲座。做了题为《如何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过程》的专题讲座。提出当前需要看到教师们做到功在课前、课堂上退居二线。作为教师应常思考:如何真正体现学为主体、如何设计好的问题、如何让好的问题获得大面积丰收、如何通过设计去诊断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疑惑、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表达和求助等问题,让课堂成为分享和求助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学知识。三地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在互动中领悟,在互动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