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伟文 在谢晴的印象中,台湾大学相对于大陆大学来说,更加重视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组合作能力,许多课程都会安排课外参观或采访,把写调查报告作为期末考评的一部分。台湾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不如大陆学生来得多,很多台湾学生会选择课余打工,一方面为了赚钱,另一方面为了积累社会经验。 学习成绩优异 被选拔为赴台交流生 谢晴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永康籍大三学生,学中文师范专业。这个学期初,她有幸被选为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做交流生,2月7日去台湾,将于6月25日回浙江外国语学院。 谢晴介绍,浙江外国语学院有一个交流计划,即为优秀的大三学生提供到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做交流生的机会,为期一个学期。谢晴学习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能进前5名,都拿奖学金。上学期她每门课都85分以上,外国文学史成绩最好,考了92分,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这次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选拔出5名赴台交流生,都是团委、学生会干部,谢晴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是否去台湾,谢晴有过犹豫,因为此番去交流已是大三的第二个学期,是大学生涯中比较关键的时期,还要开始做毕业论文和着手毕业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来她想想机会难得,就去台湾做了交流生。 台湾大学更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和分组合作能力 谢晴在台湾也是读中文专业,课程有古典小说选读、戏曲名著选读、元明清文学史、世界宗教与多元文化等8门。她觉得既然到了台湾,就要学一点台湾本土独有的东西,于是选了一门台湾文学史。 在谢晴的印象中,台湾大学相对于大陆大学来说,更加重视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组合作能力,许多课程都会安排课外参观或采访,把写调查报告作为期末考评的一部分。台湾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不如大陆学生来得多,很多台湾学生会选择课余打工,一方面为了赚钱,另一方面为了积累社会经验。因此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他们不如大陆学生来得积极,在平时小考上的表现也不如大陆学生。 谢晴平时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中文繁体字,所以在台湾还是比较习惯使用繁体字,现在QQ聊天也用繁体字。当然,台湾的老师只要求大陆学生会认繁体字,并不硬性规定学生做作业一定要写繁体字。大多数台湾学生对于大陆的简化字只会认,不会写。台湾的书都是竖排的,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参加原住民舞蹈社 了解台湾原住民文化 3月初,谢晴报名参加了一个原住民舞蹈社,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原住民舞蹈,与台湾原住民交流,进一步了解台湾原住民文化。 谢晴一共要学习14个部落的舞蹈。原住民舞蹈是生活舞蹈,将舞蹈和部落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多数动作都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不矫饰、不讲究技巧,强调毅力、耐力和群体合作。她常常加入热闹的人群中,和大家手拉手一起跳,很开心。 谢晴大一的时候是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的舞蹈队成员,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但她还是觉得阿美族和排湾族的舞蹈比较难学。 学校给每个交流生 安排一个学伴当生活指导 来到台湾短短的一个多月,谢晴深深地感受到台湾同学的热情。2月初她到台湾,刚刚结识的台湾同学就带她熟悉学校和周边的环境。那时候她还没有买课本,台湾同学就主动把书借给她,并且帮她印了上课要用的讲义。有一个周末,几个大陆交流生要去缘岛游玩,但是火车站很远,买票很不方便。中文系中三甲的班长听说他们的情況,就骑机车帮他们到火车站买了票。 为了便于交流,屏东教育大学给每一个交流生安排一个学伴当生活指导。谢晴的学伴叫张玮庭,国乐社社长,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2月初她去日本出游,特地给谢晴带回日本产的糖果。3月初,学校举办“瓜瓜传情”的活动,张玮庭又送给她一张贺卡和一个西瓜状的零钱包,令人感动。她还经常邀请谢晴参加国乐社举办的活动。谢晴学过二胡,也偶尔参加他们的团练,互相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前不久,张玮庭和谢晴约好,将在4月中旬带她去高雄的美浓、旗津等地游览。 谢晴与台湾原住民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