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专刊
3  4  
普济开创“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普济敬老院一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4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普济开创“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2014-03-25

  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享受安逸晚年

  ■记者 秦艳华

  成立于2013年6月的永康普济护理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和护理于一体的,以老年医疗护理为特色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今年3月,普济医院被纳入了农村村民医保定点范围,享受与公办二级医院同等“政治待遇”,成为我市首家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农村村民医保的民办医院。

  普济成首家纳入医保民办医院

  12日,在永康普济护理院住院部二楼,来自石柱镇的章阿姨一脸轻松,自从住进这所宽敞舒适的医院后,他们老俩口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心情也好多了。

  “医院列入永康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后,老头子的住院费用起码能省60%,一个月至少能省上万元。”章阿姨说,自从老伴中风后,一家人陪着四处求医,跑遍金华、杭州等多地医院治疗,半年花费了50多万元。

  去年7月,68岁的章阿姨老伴为同村病故老人送殡,途中晕倒,送市一医检查诊断为脑中风,遂住院手术治疗,因病情严重,术后整个人意识不清,半身不遂。

  随后,章阿姨陪同老伴前往金华、杭州等医院求医,在经过4个多月,花费了50多万元医疗费后,老伴病情略有好转,但仍意识不清,半身不遂。

  去年11月底,辗转多家医院后,章阿姨决定带老伴回永康普济护理院继续治疗。“这里的护士、医生态度和蔼,感觉像家一样,而且医院离家又近,儿女们过来探望也方便,心自然就放宽了。”章阿姨说,自从老伴病倒后,自己度日如年,现在好了,每天看着老伴的病慢慢好转,一家人心情也轻松了。

  永康普济护理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和护理于一体的,以老年医疗护理为特色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护理院设置病床200余张,设内科、外科、妇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口腔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放射科等专科和病区。该院建立以来,以其丰富的医疗资源受到我市市民的喜爱。

  近两年,我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了对民办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打造“老人幸福家园”的永康普济护理院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期,1月份市劳动局下发文件,普济护理院正式成为永康市农医保定点单位,享受与公办二级医院同等“政治待遇”,成为我市首家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农村村民医保的民办医院。这也标志着我市的医保体系向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迈了一大步,全市的城镇职工、农村百姓医疗服务内容更趋全面。

  享受特殊待遇后,凡在普济医院就诊的全市城镇职工医保人员、农村医保人员,所有相关的医疗费用报销规定、管理办法、基金支付结算方式、基金管理与监督等均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政策。

  舒适的居住环境、完善的服务体系、过硬的技术团队,加上特殊“政治待遇”,让普济护理院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今年像章阿姨老伴一样的病人数量与日剧增,一周就入住30多位。“住这里,让人安心、省心、放心。”刚入住的病人徐女士表示,与公立医院相比,这里针对性强,环境又好。

  老人幸福家园普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每所医院都有针对性,我院结合老年病人的特殊性,提供‘医养结合’模式为老人服务。”永康普济护理院董事长杨翠梅说,医院将以“殊荣”为契机,发展最佳的老人护理模式,打造中国老年护理第一品牌,让住在这里的老人享受到家的温馨。

  随着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医院机构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完善和加强,永康普济护理院被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农村村民医保范围,便是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型医院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之一。

  近两年来,我市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扶持民办医疗机构发展,意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建立公立医院机构为主导、民办医疗机构加快发展的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规定明确指出,民办二级及以上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与公立医院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自用房产、土地,报主管地税机关备案后,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规定中还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按程序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范围,签订服务协议进行管理。

  在民办医疗机构硬件环境不断完善时,软环境也得到提升。规定指出要健全医务人员流动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民办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支持民办医疗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聘用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并鼓励医生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多点执业。

  政策给民办医院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老年护理医院也迎来了多重发展机制。目前老年护理人员缺乏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省里去年出台《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设立“入职奖”,规定在2013年至2015年内,凡是入职浙江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高校、专科(高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入职满5年,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奖。其中,大学生当护理员满5年,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奖,本科生奖励4万元,专科生奖励2.6万元,中职生奖励2.1万元。

  “医养结合”新模式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民办医疗机构、老年护理政策的不断完善,给‘敬老院’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杨翠梅说,下一步普济护理院将结合“医护型养老院”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外专业医护团队和老人护理先进理念,打造中国老年护理第一品牌。

  随着“医保”、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普济医院迎来了快速发展。目前,五楼敬老公寓住满了安心养老的老年朋友,二楼医院的50多张床位基本满员,与普通敬老院、医院相比,这里不仅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而且能让每位入住的老人充分享受“医养结合”的医疗特色。

  每天,护士定时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护理,为老人调整饮食,制定专门菜谱等,让家属放心,也让老人安心。

  “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80多岁的胡凤仙阿婆坐在床沿说,住这里比家里舒适,一日三餐无忧,健康状况有人护理,心情好毛病自然少,身体越来越硬朗了。

  随着入住老人增多,永康普济护理院明确了新一轮发展目标:4月份护理院再新申请50余张医护床位,在原有创办老人医疗检查区、医保老人住院区、普通老人养老区,以及设置以老年病、中医、检查、临终关怀为特色的科室的基础上,新增以康复、中医体检健康咨询专家会诊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中心,结合中医治未病调理方式,进行医疗与康复结合的综合护理,让入住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和养老的双重便利,让家属放心、安心。

  亲情化的服务为老人营造家的温馨,先进的医疗设施为老人安逸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永康普济护理院引进了加拿大的直接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日立全自动7100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器,以及配备了用于功能康复锻炼与物理治理的整套康复器材,为敬老院、住院的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同时,医院还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医疗团队,24小时为住院病人、康复住养老人服务,用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让老人享受到温馨、规范、专业的照顾和关爱。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专刊 11 普济开创“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2014-3-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