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W 品味永康话 下篇 名词、形容词及其余 ■ 吕七成 污wò ○狗污运。○硬污(喻人不聪明)。○粘脚鸡污。○侬穷气大,猪小污大。污,粪便。普音wū。《越谚点注·序》:“中古作品中,‘污’有粪便义,《世说新语·文学》第49则有“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一语,《异苑》卷六也有“粪污者,钱财之象也”的话[按:“狗污运”可谓源远流长!]也写作“恶”。《搜神记》卷六云:“视之,乃主人家妇女亵衣,恶犹著也。”“恶”同“污”,谓粪便。今吴方言犹称大便为wù。又,《金华方言词典》作“涴”:屎:狗~/牛~/耳朵~/牙齿~……《集韵》:乌卧切,“污也”。 坼cái ○大晒时年,水稻田都坼■(裂)来“芽花”(婴)口嘴亨大。○脚后跟开坼。坼,裂缝。普音chè。《中华字海》:坼,chè,音车去声。①裂开;分裂。②裂缝;裂纹。 嗝gou ○饱嗝。○打了好两个嗝买。嗝:因气逆迫使喉咙发出的一种怪声。普音gé。 皮翼bíyé ○皮翼不是鸟,是小兽,是哺乳动物。皮翼,即蝙蝠。普音píyì[按:蝙蝠的翅膀确是一层薄皮呵。“皮翼”, 这名字是逼真的写生。这也是永康语言机智的一点表现吧?比如“田鸡”,那青蛙“嘎嘎嘎嘎”(呱呱?永康话说蛙鸣可是叫“田鸡蛤蟆叽嘎响”的呀!)的鸣叫和母鸡将下蛋时“唱■”的嘎嘎声不是同样“声情并茂”?把青蛙叫作田鸡,似乎也很能让人理解的。当然,这方面,想疼脑子也开不了窍的自然极多。比如为什么把蚂蚁叫作“■乃”?等等。] ■jǘ○见大头■。○疑心生疑 ■。■,鬼。普音jī。《越谚点注》:■,“主”。即鬼。《淮南子·人间训》:“荆人鬼,越人机”(说■字,楚人音鬼,越人音机)。《中华字海》:■,■的类推简化字。 箍·■kū·qiū ○水桶箍。○铁丝■。箍、 ■:竹篾、铁丝、白藤等绞打的用来捆扎、牢固器物的圈子。此两字均可作动词(见上篇)。 ■gǎn○田■ 。○腰 ■(横贯田半腰的畦沟、出水沟)。 田里或地里 畦之间或稻田里壁、横头等处的狭长浅沟。普土同音。《中华字海》:■,gǎn,音港。①疆界。[按: ■,其实就是畦之间的隔间,当然也是小小通道,更是劳作之需。] 庎jiè○碗疥橱。○碗庎。庎,碗庎橱中下层■碗用的栅屉。通常叫“碗庎”,或叫“碗庎■”。普土同音。《集韵》:庎,所以■食器者,居拜切。 ■bě○黄泥■ 头(大土块,常喻“木侬”)。■,大土块,如,稻田■里和稻不一起拽出的大泥块。普音bó。《说文解字》:■,蒲拨切。耕地翻土叫作“■”。又一说是:翻耕起来的土块叫作“■”。[按:说大土块的还有“■”等。《吴下方言考校议》:■:《周语》:“王耕一 ■”。案:土大块也。吴中谓大土块曰“土■头”。又,《说文解字》:“堛, 凷(块)也。”案:堛,土块也。吴中谓土骈块曰“堛”。又《中华字海》:墣:pú,音蒲。土块。《淮南子·说林》:“土胜水者,非以一墣而塞江也。”你看,■、 ■、堛、墣,全是“土块”,似乎都可以做永康“黄泥bé”的bé,虽然《中华字海》■ 、 ■两条无“土块”的释义,但我还是倾向于用“■”,因为那音bó,终究与永康音较近。] 凼 dán○葛段路高低勿平,一落雨便满路水凼。凼,水坑。普音dàng。《吴方言词典》:凼,水坑。吴翼民《寻常巷陌》:“工艺美术厂门口汪起了一个大水凼。[按:凼,不是塘;小水坑成不了大水塘。] ■qiǎo○饭 ■。○■■。■,一种扁平的“锹”取食物的工具。普音qiāo。《简明吴方言词典》:宁波等地称盛饭的勺儿。《广韵·宵韵》:■,抄饭匙。七遥切。《中华字海》:■,qiāo,音敲。匕。见《集韵》。[按:永康风俗,“勺”和“■”有别。勺者为半圆壳形厨食具,如“铜匙”之类;而“■”则是扁平带柄的厨食具,如“■■”、“镬■”之类。另外,以“超”代“■”,我想也是欠妥的,如《吴方言词典》:“饭超,饭勺。亦作‘饭抄’。”《苏州方言词典》:超,①羹匙。②用羹匙的动作。] ■■sájié○■■■。○口嘴么■■头亨(比喻口快嘴利)。■■,镰刀。普音shàjié。《中华字海》:■,shà, 刈(镰刀)。■,jié,镰刀的别名。[按:各地对镰刀的叫法不一,用字也不一。比如《金华方言词典》叫钐■。《苏州方言词典》叫“■子”。《吴方言词典》则把“■”叫作“■”,说:明·孙楼《吴音奇字·器用门》:“ ■,音吉, 砟稻■也。”我以为还是“■■”好。] ■pī○将苟(把那)个违章的■拆落。■ ,挨着正屋搭建的小屋。普土同音。《吴方言词典》:■……明·孙楼《吴音奇字·宫室门》:“■,音批,屋旁小舍。” 乌颅头wūlúdóu○一跌,乌颅头跌破。乌颅头,脑袋,头。[按:这脑袋,各地叫法甚不同。《吴方言词典》:[枯郎头]:同“骷颅头”。也叫“枯颅”: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我的新书》:“偶然得到一个吉丁虫,形状甚是奇怪,颇像人的枯颅。”还有叫“头枯颅”的,《简明吴方言词典》:“你撞到我头枯颅,撞得我晕头切葱……”(评话《随堂·捉鹦哥》甚至还有叫“骷髅头”的,似欠雅。永康侬有一个叫法却颇有意味:“葫芦头”,这比喻之称不能不说“生动”。爷爷奶奶们的谜语“一个葫芦七个孔,放在床头■■动”,让人难忘。) 辣卜láb ǔ○辣卜,即萝卜。普音láb ǔ。[按:选用“辣”字的依据:①“萝”字,从任何角度考虑都无缘音变为lá。②早年的白萝卜(那时节,永康地方还少见“红辣卜”,生吃时颇含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