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由本报联合市水务局、市志愿者协会、绿色生态文化服务中心、金兔传媒开展的“世界地球日——保护母亲河”大型公益活动在丽州广场拉开序幕。 志愿者们挥舞着写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小红旗,沿着永康江一路行走,呼吁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关爱母亲河的行动中来。10多名志愿者还顶着寒风,一路骑行至石柱李溪,身体力行向大家倡导拒绝污染、绿色节能的生活理念。 现场快检李溪水质 结果挺不错 “今天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水质进行测试。”中午时分,志愿者们在完成宣传工作后,马不停蹄前往石柱镇李溪一探究竟。 装水壶、罗盘、线锤、皮管、检验箱……原来,检测水质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需配备的“家伙”真不少。 “能见度70厘米”、“水温17℃”……绿色生态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成孟也是志愿者之一,他将一件件检测仪器探入水中,并在壶中装满水。 省艾绿环境发展中心总干事郑元英是此次活动的指导员,他将成孟报过来的数据一一记下。 “这是COD,是现场就能快速检测出来的指标。”随后,郑元英拿出一支装着白色液体的小塑料管,并将壶中溪水挤入其中,很快,管内液体变成紫色。 郑元英说,COD是指化学需氧量,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 “数据为10mg/l,而标准中间值数据为50,远低于中间值,COD完全达标。不过能见度略显偏低,应在1米左右为宜。”6分钟过去,测试结果出炉。 郑元英说,检验水质还包括氨氮、重金属、总磷等指标。一般来讲,这些指标主要针对于沿线有企业的河流,而且需要送到专业部门进行检测。 石柱镇政府值班干部介绍,李溪经过这几年彻底的整治,水质已大为好转。目前,相关部门还在溪岸设置了观测器,进行24小时水质实时观测。 志愿者每月将下乡检验水质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通过一点一滴的行为来支持环保、保护母亲河。”老志愿者徐雪环阿姨一大早就赶到丽州广场,并和丽州中学同学们一道,扯开喉咙沿着三江六岸开展宣传。 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傅英豪介绍,接下来,志愿者们每周都会前往各个镇街区开展宣传,关注当地河流水质,并开展现场检测。目前的安排是:从5月份开始,依次前往龙山镇、唐先镇和城西新区;6月份前往芝英镇、古山镇、前仓镇和象珠镇。一旦发现问题,志愿者会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协调处理。希望通过这些行动,推动更多公众关注我们的母亲河,共建美丽、绿色永康。 ■记者 王晓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