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社会
3  4  
老人兑现承诺回乡赠送新书
吕德胜作品“登陆”官方礼品年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3年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吕德胜作品“登陆”官方礼品年历
他准备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作品交国家保管
2013-01-28

  ■记者  朱青恒    实习生  章芳敏

  

  近日,由沈鹏、冯远、吕德胜等六人作品制作的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2013年官方礼品年历《2013中国艺术大师》在全球发行,并向中国书协、美协、文联,各省、市文化机构及俄罗斯、英国、法国等43个国家的友人赠送。

  近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吕德胜。初见吕德胜,花甲之年的他略显年轻,提笔作画吸引了围观者的眼球。寥寥数笔,让人感叹造诣之高超。

  毕生致力于绘画

  吕德胜的绘画生涯至今已有30多年了。他是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的学院期学习是多面体的,先油画、版画,后国画的渐变;先素描、彩绘、刀笔的潜入,后笔墨白描、散点透视、书画同源的悟出;培养了造型宏观和造像微观的双重本领。大学期间,他潜心钻研、刻苦学习,为将来的绘画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他回到故乡永康,分配到市文化馆一直从事群众美术活动的组织和辅导。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绘画。他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画《轧糖乐》获首届中国风俗画优秀奖,作品被长安民俗博物馆永久收藏。中国画《重阳节》获《中国年鉴》首届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作者载入1991年《中国年鉴》画集。

  2006年,吕德胜被中国国画院、今日水墨杂志社授予“文化大使”称号。其传略被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共和国艺术家》等20多部大型艺术典籍。

  十年创作《遍地英雄》

  “从构思到完工,《遍地英雄》这幅作品花了10年时间。”当记者听到这,觉得有些诧异,10年的坚持,才完成一幅作品,可见创作精益求精。

  每逢重阳,永康人有上方岩拜胡公打罗汉的习俗,引发了吕德胜的创作灵感。1989年,他开始构思绘画,要让作品体现自己的特色。据了解,当时每个村都要组织罗汉班进行培训。于是吕德胜就选取了颜库作为活动起点,人们喝过黄酒吃了粉干之后,就开始跟拳师学打罗汉,随后就进行打罗汉活动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构思好之后,吕德胜就开始动笔绘画。画画过程中,遇到好的思路就立即记录下来,修修改改,力争作品尽善尽美。直到1999年,中国画《遍地英雄》终于完工了。同时,《遍地英雄》获浙江省第三届体育美展金奖,选入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

  人品攸关画品

  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会终身常委、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委会副主任、浙江美协第四届理事等,吕德胜是人品高雅、艺品质朴的一位艺术家。

  吕德胜能在绘画事业的修持中,坚持现代艺术的民族性,坚守时代丹青的本土性,坚定生态自然的表现性,是德与道的自然流露;是祥和社会的自信写照;是绘画艺术队伍中的一位开拓者。

  新意是创作的关键

  1993年,吕德胜创作的《舞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该作品结合了民间色彩、风俗特色,带有装饰意味,群众都喜欢。而关键的一点是,这幅作品动态感很强,从色彩的选择上,也巧用了增强动感。而鲜艳的色彩,也增加了节日浓浓的喜气氛围。“这是全国惟一的一个画种。”他言语中透露出几分自豪。

  绘画,讲究的就是新意。吕德胜致力创新,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研究传统,吸收民间艺术营养,在创作实践中,致力于现代民俗风情的风格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作品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家机关、中央党校、博物馆等部门和机构收藏。

  此外,他还打算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国家保管。“由国家博物馆保管书画作品,比自己保管要更可靠些。一来可以防止因保管不当作品毁坏;二来也避免了子孙后代出售作品,造成文化遗产的流失。”他笑道。

3上一篇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社会 03 吕德胜作品“登陆”官方礼品年历 2013-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