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五峰·西津
3  4  
欢迎刊登分类广告
我与永康话
浅说公平
图片
妙联服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浅说公平
■ 柯高军
2011-12-14

  我有一对孪生小外孙,今年4周岁。他俩机敏天真,活泼可爱,并有一个共同特点——谋求公平,不论玩的,还是穿的吃的,都谋求一个样。就拿喝开水来说,两个塑料杯,一只蓝色、一只浅绿色,给他俩倒开水必须倒一样浅满,他俩要将两只杯放一起比较,比出有浅满,浅的那个就会叫“我太少了”,大人不得不小心翼翼(怕倒多了又不公平)再给浅点的那只杯加点开水。

  可见,对于公平的认识是一种天性,与生俱来。

  小外孙的天性,是在大人给予的公平下得到满足的。但这是原始的公平,远离社会现实的绝对平均主义。

  反观我们的社会,由于人的天赋不同,能力有大小,智商有高低,谋求利益的手段有强弱,所以获取的物质利益也就有了多少,所得到的精神和物质享受也有了差别。“人比人气死人”、“多少同年骑白马,多少同年马后跟”就是这种区别的真实写照。

  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就是不断产生差别,不断追求公平的过程。2200多年前,陈胜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000多年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喊出了“天下为公”的口号,并摧毁了极不公平的封建社会,建立民主共和国家。自从共产党诞生后,谋取公平的思想就更加强烈了。“为了将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英特纳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多少仁人志士,为谋求民主公平,奉献了鲜血和生命。但公平却依旧那么遥远,贫困也那么漫长。就是到了买包香烟、买盒火柴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社会也依然存在“特权”和“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看到了这绝对平均主义的负面效应,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富裕的前提必须是发展,必须首先提高生产力,必须用“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去抓经济建设,否则就要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政策陆续实施,人们也终于从“姓资姓社”的困惑与争论中觉醒过来。于是,中国腾飞了。国民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社会富裕了。广大民众的生活发生了量和质的飞跃。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说,现代社会的公平,就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均等,并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公平。因为绝对的平均主义,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其结果是共同贫困。

  现在,我们的政策早已向“机会均等”这种公平转变。如搞经营、办厂开店,只要符合条件,谁都可以办理营业执照;考大学考公务员都是公平的政策。不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不论富人还是穷人,都可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都可以从这个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精英和能人们,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并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平,让越来越多的,特别是广大弱势群体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营造出公平正义、和谐美好的社会。因为历史证明,一个光致力发展经济而不兼顾公平的社会,纵有金山银山,社会也不会安宁。

  最近,白天亮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社保,百姓为何难满意》的文章。他说,目前,老百姓对社会养老保险,为什么满意的少,抱怨的多呢?就是因为分配不公平。一是,多数人待遇太低,一年660元,尚不及目前国家制定的1196元的扶贫标准线。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目前只能低水平社保,但低水平也得有个底线,否则怎么配得上“保障”两字?二是社保制度本身不公平,加剧了人们的不满。养老保险城市一个样,农村一个样;城市内部,职工一个样,居民一个样;职工内部,企业职工一个样,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又一个样……差别实在太大。

  这是两次分配的不公平,并不是社会能力、智商高低的竞争产生的差别。这种不公平很容易导致产生社会不和谐。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公平是千万不能忽略的,否则有悖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所提出的“然后大家共同富裕”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五峰·西津 10 浅说公平 2011-12-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