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乡村
3  4  
房源信息
村口2亩多垃圾山从何而来
下徐店的馃饼
主打“外婆”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人都把垃圾扫出村,油草塘却有人把建筑垃圾搬进村
村口2亩多垃圾山从何而来
2011-12-14
几位阿姨正在清理部分塑料薄膜垃圾,搬到旁边的垃圾房。

  ■记者 秦艳华

  那为何好端端的村庄,会出现绵延数百米的垃圾堆呢?在场的村民心照不宣地说出了秘密,垃圾堆积如山的主要原因。

  谢老伯说,村里有名垃圾搬运人员承包了市区的部分垃圾,从3年前开始经常带回建筑垃圾倾倒田里,久而久之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形成一定规模后,其他附近村民、垃圾搬运工也都偷偷把杂七杂八的垃圾倒到此处。

  “村里2亩多土地上堆满了垃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有时垃圾还往马路上倒。”13日,城西新区油草塘村的谢先生打进本报热线,他是近期的第3位投诉者。

  下午2点多,记者赶到油草塘村,只见永武二线公路边延绵数百米的田里堆满了垃圾,高低错落,宛如一座座小山,以大块砖头、水泥、石膏板等建筑垃圾居多,其中也掺杂着工业及生活垃圾,汽车驶过,尘土飞扬,而在附近的垃圾池里却扔着一小堆生活垃圾。

  3年成为远近闻名的“垃圾填埋场”

  拐入进村公路,道路两旁堆满了各种垃圾,在部分堆放已久的砖头垃圾上,长着几株野青菜,皱巴巴的叶子绿中带黄。

  远处,几位阿姨正从村里往永武二线分工清扫马路,其中一位不停地用铁揪捣碎沾于地上的泥巴块,两位阿姨则跟随其后打扫,所到之处满天灰尘飞舞。

  “垃圾堆到田里还算道德,有时还堆在马路边,给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清扫起来也不容易。垃圾堆里还有成堆的快餐店丢弃的生活垃圾,成捆的筷子散在中间,看了让人作呕,还有一些粘糊糊的东西,也不知是什么。”清扫员谢阿姨边说边拉出垃圾堆里的烂塑料薄膜。

  据她们反映,这方圆2亩多的垃圾田,是近3年才形成的,目前大规模堆放着垃圾,已成了周边村闻名的“垃圾填埋场”。

  村民李秋莲说,去年6月份的一个下午,她在村口接孙子放学,一个邻村村民载着一车废泥土停在旁边,问她是不是村里的监督员。想倒却最后没有倒成,司机灰溜溜地开走了。

  村老年协会组织人员曾看守1个月

  虽然村口垃圾成堆,但油草塘村却是市里美丽乡村示范点,村民都很珍惜这难得的集体荣誉。

  清扫员陈香回说,今年村里隔三岔五开展村庄整治,有时10多人一起加入清扫队伍,这天她们3个从早上开始,已清扫了村周边的道路。

  这条进村马路,由于前两天修路掉下许多泥巴块,下午专门开展清理。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村口的垃圾堆越发成了多数村民的心病。

  “守了也没用,许多人都是半夜三更偷偷倒的,除非24小时有人看守。”路过的谢老伯说。村老年协会曾在去年专门组织人员白天看守,但效果不佳。

  那为何好端端的村庄,会出现绵延上千米的垃圾堆呢?在场的村民心照不宣地说出了秘密,垃圾堆积如山的主要原因。

  谢老伯说,村里有名垃圾搬运人员承包了市区的部分垃圾,从3年前开始经常带回建筑垃圾倾倒田里,久而久之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形成一定规模后,其他附近村民、垃圾搬运工也都偷偷把杂七杂八的垃圾倒到此处。

  目前的垃圾规模和现状同样让村干部很头痛,他们曾组织推土机进行填埋、铲平,但没过多久,新垃圾堆又开始出现。看着这片垃圾堆,村支书曾联系相关部门,迫切希望改变目前的处境。

  建筑垃圾为何带进村

  经过一番了解后,记者致电该村的一名建筑垃圾搬运工。

  他表示,村口垃圾堆放田,经常被水淹没,荒废多年,自从自己承包了市里的部分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后,便经常搬回建筑垃圾填埋,除了他,村里的几位村民也同样搬垃圾进村,目前80%的建筑垃圾由本村村民堆成,部分工业、生产垃圾出自谁手他也不清楚。

  现在村里有20多辆货车,平时接到运建筑垃圾的生意,运回的垃圾不能倒在其它村,只能带回村里。至于村民反映的现状,他会尽量满足村民提出的意见,推平部分垃圾堆。

  “其它地方不能丢只能带回村里。”搬运垃圾工说自己也挺无奈。

  记者从市环卫所了解到,全市的垃圾搬运车在办理通行证后,可运往花街填埋场处理,其中工业垃圾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其目的为了控制有毒有害、含有污染成份的工业垃圾流入填埋场。

  “建筑垃圾运往花街填埋场时间长、耗油,为了节省开支,部分清运工便偷工减料,出现了以上部分清运工垃圾乱倒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乡村 06 村口2亩多垃圾山从何而来 2011-12-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