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蚕丝被要多花钱了》后续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轻柔、贴身耐用、能够防御有害气体和细菌侵入的蚕丝被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买蚕丝被要多花钱了》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13日,市民李燕打进本报热线称,想买一条蚕丝被,可是到市场上一看,她傻了眼。原来,市场上的蚕丝被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到底该选哪种好,是不是越贵越好呢?还有,如何去分辨真假?这让她很纠结。另有市民反映,眼下很多小区门口,甚至一些乡下都频频出现低价加工蚕丝被的摊点,对这些无证摊点加工的丝被,大家是否可放心使用?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到市场探究了一番。 小区门口频现低价加工点 在市区不少小区附近,我时而看到有“现场加工蚕丝被”的摊点,他们叫卖每斤150多元的“天然蚕丝被”,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市民。 在一小区空地上,停着一辆悬挂桐乡牌照的厢式货车,旁边支着一套加工蚕丝被的设备。很多市民围在车前等着加工蚕丝被。一名加工人员告诉我,一条薄一点的被子价格在400元左右,厚一点的1000多元。 我在现场看到,虽然多数市民对这种现场制作销售的蚕丝被持怀疑态度,但因为比商场卖得便宜,所以购买者如云。市民郭女士说,她的邻居在小区门口加工了一床重约2公斤的蚕丝被,价格600多元,要是在商场,恐怕要一两千元,“虽然现场加工点一再声称‘纯蚕丝’,但我仍觉得不放心。” 蚕丝被价格差别大 王宇生夫妇正在城区某家纺店选购蚕丝被。“蚕丝被的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一般的蚕丝被要价在三四千元,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好的,难道价格越高越好?”王宇生摇着头对我说。 我随后对多家商场进行了探访,看到蚕丝被都被摆在家纺区的显眼位置,价格却相差很大,最贵的卖到 9000多元。在紫微路一家商场,促销员热心地给我推荐:“买这种吧,2斤的,100%蚕丝,价格只有 3300多元,现在厂家正在搞活动,很合算。”可是,当我来到另一家商场时却发现,有种促销的“蚕丝被”只卖300多元,促销员同样指着被子的标牌说:“这种蚕丝被是100%蚕丝的。” 桑蚕丝≠蚕丝 仔细查看了各种蚕丝被的标牌后,居然被我发现了其中的差别,有的蚕丝被标牌上直接写着100%蚕丝;有的标牌上写着100%桑蚕丝;有的标牌上写着柞蚕丝;有的则直接写着蚕丝被…… 看着琳琅满目的蚕丝被,我同王宇生夫妇一样感到了困惑,决定找业内人士问个明白。 “100%蚕丝的蚕丝被里面有学问!”听到我提及100% 蚕丝时,市土特产公司徐春才语出惊人。他解释,只要标明100% 蚕丝的蚕丝被就肯定不是桑蚕丝,“蚕丝被一般是指用桑蚕丝做成的被子,如果是用桑蚕丝做成的蚕丝被肯定标明100% 桑蚕丝,而不是标明100%蚕丝。” 对于桑蚕丝和蚕丝的区别,徐春才说,桑蚕丝是指人工养的吃桑叶的蚕吐出来的丝,而蚕丝则可能是用纤维造的人工蚕丝,也有可能是东北野生的柞蚕吐出的柞蚕丝,甚至其他材料做成的类似蚕丝的材料。“非桑蚕丝做成的蚕丝被的功效,和桑蚕丝做成的蚕丝被功效是不能相比的。”他说。 从走访中我发现,消费者选购蚕丝被时,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玄机和识别方法。对于蚕丝被,其实我国有具体的行业标准。根据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家《蚕丝被行业标准》要求,填充物含100%蚕丝的为纯蚕丝被,填充物含50%及以上蚕丝的为混合蚕丝被。商家应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并详细标注蚕丝的种类、含量、丝棉的长度及其他纤维的含量。 如何分辨真假蚕丝被 如何不让“冒牌”蚕丝被蒙蔽了眼睛,成为很多市民关心的话题。为此我也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总结出了几条辨别办法,供市民参考。 一摸:手摸质感。优质蚕丝被有垂坠感,感觉软而贴身,而化纤被则有蓬松感。同时,优质桑蚕丝不易扯断,蚕丝较长,可达100厘米左右。柞蚕丝相对较短,一般只有20多厘米。 二看:巧看细节。正规品牌的蚕丝被,四角斜标处均有两三厘米的小孔,消费者可通过细节观察。优质蚕丝有珍珠色泽,杂质少,丝路有序,对光线有漫折射。而品质较差的蚕丝则外观苍白,杂质多,丝路乱,无光泽和润泽感。 三闻:蚕丝是动物纤维,多带有蚕本身的气味。通过蚕丝被的小孔,消费者可以用嗅觉辨认蚕丝被特殊的蚕丝香气。若蚕丝带有油性气味或霉臭味道,则为劣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