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传忠 永康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其转型升级的结果直接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外贸部门如何引领、推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其抓手又在哪里?日前记者采访了该市外贸局局长赵桂娃。 赵桂娃介绍,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尽管遭遇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永康市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平稳增长。1-3月,该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75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其中自营出口7.3273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34.28亿美元的21.4%,同比增长27.11%,高于全国24.54%、全省24.2%的平均增幅,出口额居金华市首位;进口4279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2.5%,同比增长60.12%,出口额居金华市首位,进口额居金华市第四位。 对外贸易总量持续增加 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影响,但近年来永康的外贸进出口总量仍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5年的11.2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2.3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0%。其中出口从2005年的10.4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1亿美元,净增20亿美元;进口也从2005年的8306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亿美元,净增近1亿美元。 赵桂娃说,民营经济发达是永康经济结构的一大特色,结合这一特色,外经贸部门积极推进外经贸主体多元化,积极把中小民营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到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出口经营资格企业1141家,比2005年增加了696家。随着外贸队伍的发展壮大,国际市场开拓地域也增加到了18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多元化使永康企业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成为浙江最稳定的经济版块之一。 赵桂娃认为,永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实施对外开放,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和系列举措,引领永康对外贸易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增幅最稳的时期。 51只出口名牌提升竞争能力 浪潮经济催生了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全地形车、户外休闲用品、铝锅等系列产品,有力推动了永康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产业集聚优势十分突出。 近年来,永康市的出口产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以及加工贸易量都有效拓展,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量翻了几番。加工贸易企业队伍、进口贸易队伍壮大,先进装备、原材料的进口、关键零部件进口为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机电产品是永康市的主导产品,其出口量已从2005年的2.28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3.37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机电产品出口2.2亿美元,这个数字已与2005年的全年机电产品出口水平相当。从目前情况看,机电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国内生产和国际化需求比较稳定,虽然部分企业对自身利润表示担忧,但对所处行业稳定发展前景大多持乐观态度,因此永康市着力发展机电产业的方向是对的。 赵桂娃介绍,在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机电产业的同时,外经贸部门还积极培育自主产品和出口品牌。近年来,永康市在汽车、休闲车等产业培育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也培育了一批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出口品牌。据统计,永康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开展出口名牌培育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培育了12只浙江省出口名牌和39只金华市出口名牌。出口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产品档次,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机会,目前永康在广交会上取得的品牌展位占金华市总数的50%以上。许多企业对品牌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一些初具规模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自身品牌建设。 产业集聚 出口基地建设加快 在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一手抓出口品牌创建,一手抓出口基地建设,自2008年获批第一个出口基地——“中国电动工具出口基地”以来,永康又先后获批了“中国防盗门出口基地”、“浙江省休闲运动车出口基地”、“浙江省不锈钢餐厨用品出口基地”。设立出口基地是各级部门对永康五金产业集聚发展的肯定,也是永康五金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层次和水平的标志。出口基地的创建在为永康乃至周边五金行业发展赢得机会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五金之都的形象和五金产业的国际知名度。 随着五金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行业中的地位提升,永康市引导企业“请进来”和“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一方面积极鼓励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国际营销网络“借梯发展”,近年来,永康先后引进80多个工业制造业项目,其中不乏有像瑞典亚萨合莱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对五金产业档次的提高和产业升级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借船出海”,继四方集团公司顺利完成了我国对缅甸1500万美元援助项目后,永康已有48家企业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办事机构,同时境外实业投资、境外资源开发项目也实现了突破。 加大公共服务力度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工作重心转到增加本国产品外向度、提高出口份额和市场占有率上,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强化,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使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产生严重扭曲。去年,永康出口企业就遭受了美国两起“337”调查,铝轮毂遭受欧盟反倾销,今年钢制轮毂又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等等,国际贸易磨擦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今年以来世界部分国家自然灾害频发、政局动荡,这些都给企业出口带来了一定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外经贸部门在继续稳定外贸促进政策的同时,将切实推进外经贸服务硬件环境的建设。同时将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努力加快对外贸预警机制的建设。永康在2007年设立了浙江省休闲车产业预警示范点,已为其它行业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经验。此外,外贸部门十分注重外向型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除常年开展企业知识更新培训外,还积极搭建平台,引进象郎咸平、赵昊、孔繁任这样的高端人才、行业精英对企业进行讲座、辅导,举办浙大总裁班提升企业家素质,通过一年两次的异地人才招聘会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赵桂娃表示,下一步,外贸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推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二是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进口。进口一直是永康的一条短腿,进口额小,而且以加工贸易进口为主。要加大鼓励企业进口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口资源类产品,进行生产销售,优化贸易结构。三是加大政府公共服务力度,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要重点抓好出口基地平台建设,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继续做好外贸预警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应对贸易磨擦的能力;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推广力度,减少企业收汇风险;搭建银贸对接平台,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