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文化周刊·重楼
3  4  
说图
“阿哥”
角色转换之间
老爸的心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阿哥”
■ 翁长武
2010-06-23

  父亲父亲

  三个儿子一个爹。

  爹是山里侬,家贫,命苦,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当时最小的儿子才五岁,他既当爹又当娘,一个大男人学会了穿针引线补衣裳,习惯了天天起早烧饭、叫儿去读书,靠不知哪里来的、用不完的力气,没日没夜、没晴没雨地种田地。

  苦尽甘来。三个儿子都长大了,读了书,分了家,娶了妻,当了爸,都在山外安了家。三个儿子中,“老大” 、“老二”叫爹都叫“阿哥”,就“老三”叫“阿爸”。

  一天,天晴,山里的“阿哥”打电话告诉山外的儿子:“家里种的桃好吃了,有空回家‘打’。没空?我带点桃给你们尝尝。”

  第二天一早,天转阴,下起了雨,“老二”赶着上班,八点半到单位,没有见到“阿哥”,心里想:“阿哥”可能还在路上吧!因为从山里出来,要先走两三里的路,才能坐到中巴车,中途下车后再坐另外一辆中巴车,才能到老二单位。

  半个钟头后,雨越下越大,“老二”开始怀疑“阿哥”今天到底有没有来,“老二”拨通了“阿哥”家里的电话,一次,两次……都没人接。

  电话通了,住在“阿哥”隔壁的本家大嫂告诉“老二”:“你家‘阿哥’昨夜两点半就起床了,挑了两箩筐桃到你那里的。” 啊!“老二”心一惊,觉得再这样等也不是办法!叫来“老大”帮忙。

  “老大”终究是“老大”,一路找到菜场旁,一眼看到“阿哥”在卖桃,就问他午饭吃过没有,他说吃过了。“老大”拿起扁担,挑起两只箩筐,叫“阿哥”跟自己走。“阿哥”说:“再让我卖一下,桃快卖完了。”“老大”不肯,差点发火了。

  等“老大”带“阿哥”回到单位,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老大”放下扁担,二话没说,就去买馄饨、肉麦饼,让“阿哥”当午饭。“阿哥”吃了一碗馄饨,说肉麦饼吃不下了。“老二”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下来歇一下,“阿哥”说:“今天卖桃,一块五(毛)一斤,卖了100多块钱。”

  看看“阿哥”黑瘦如炭的脸、弯曲如弓的背、吃馄饨时露出的没几颗牙,看看他头发上还挂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珠,看看两只大箩筐里给三个儿子的桃,个头大大的,白里透红的,就像人见人爱的婴儿脸蛋一般。唉!“老二”原本想一吐为快、责怪“阿哥”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觉得鼻子一酸,眼眶里开始湿漉漉的。“阿哥”说,他是想等卖完桃后,再到单位来看儿子,没料到下雨了,桃一下难卖掉。“老大”、“老二”心疼地问:“‘阿哥’!你几岁了?”他笑着说:“别担心,这点桃,我还挑得动的。”“看过你们,我就会宽心。”“阿哥”接着说。

  下午上班时间快到了,“阿哥”要回老家,“老大”挑着箩筐送他到公路边等中巴车。

  当晚,“老二”下班回到家,女儿开了门,看到一只编织袋鼓囊囊的,就问:“爸爸!里面是啥?”“老二”回答:“是爷爷种的桃子。”吃过晚饭,“老二”来到书房,拨通了“阿哥”的电话,告诉“阿哥”别忘了喝点红糖姜汤,暖暖身体,因为怕他今天被雨淋到感冒了。这时,女儿接过话筒,用永康话、清清楚楚地对“阿哥”说:“爷爷!谢谢你!”一句话,五个字!电话那头,马上传来了“阿哥”爽朗的笑声。

  等女儿做完家庭作业,一家三口围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吃桃子,新鲜的,咬一口,甜甜的。

  各位!你也许会问:“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就像你亲身经历、在现场看到一样?”恭喜你猜对了!因为文中的“老二”就是我!“阿哥”就是我老爸!

  “爷爷!谢谢你!”我想,女儿都能真诚地对“阿哥”说“谢谢”,而我这个当爸的,四十多年了,还真没有一次对“阿哥”说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文化周刊·重楼 11 “阿哥” 2010-6-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