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财经新闻
3  4  
中缝
公交优先 卖场分流
唱出飞鹰精神
永康总部中心一期服务行业招租报名公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公交优先 卖场分流
2009-05-20

  财经·关注

  《大卖场集中胜利街,有人欢喜有人忧》后续

  要使胜利街繁荣而不拥堵,大多市民认为

  ■本报记者  应艳  文/摄               

  “哇!怎么过呀。”这是胜利街区熟悉的表情。

  本报4月30日六版刊登了《大卖场集中胜利街,有人欢喜有人忧》之后,引来市民的热议,胜利街的住户、商户还有其他区域的市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城市交通规划范式要改变,其次是集中在街区的大卖场可以在社区多开小超市之类的便利店。

  〔

  〔

  编辑快评

  发展城市公交减轻压力

  胜利街区是我市商业中心地带,谁也不可否认。该地段目前除了华联商厦、南龙购物中心等大型百货零售业之外,还有世纪联华超市、物美大卖场、福泰隆大卖场。由于大卖场、超市过于集中该街区,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有的市民认为,城市交通要根据城市商业布局进行调整,南北东西走向、站点布局都要按照公交优先及可操作性原则重新规划。

  时代广场商场的陈兴娟认为,由于胜利街直达公交车太少,大部分经营户和员工只能骑车上下班,给该地段带来交通拥挤。同时,由于直达公交车少,像住在五金城、西站附近的市民到此购物,就要开着私家车或是打的。开通公交车的好处是随到随走,胜利街增加公交线路,可以减少私家车、出租车的流量。

  时代广场住户王先生认为,目前胜利街只有8路车停靠,途经周边的公交车也非常少,给居住在此的居民出行带来交通不便。他从方岩老家回来,东站下车后没有直达胜利街的公交车,一般是坐6路车到丽州路华联路口下车。从华联到时代有三四百米的路程,如果是两手空空还好说,要是从乡下带点东西回来,他只能在东站就打的。光是时代广场的住户就有500多户,如果增加公交车,既能给住户们出行带来方便,也可以减少该路段的交通压力。

  大卖场可以四处布点

  市民黄女士认为,大卖场集中在一个街区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其实他们也可以通过在居民区开个小超市来缓和竞争压力。大卖场的货物是统一渠道进来的,而且价格上有优势,老百姓比较喜欢。像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的居民区里有许多大卖场的便利店,一般只要二三间店面就行了,商品多而全,而且都是群众日常所需的物品。目前,除了华丰路上还有一家大卖场外,我市的大卖场大多数集中在胜利街,而周边的一些社区则没有像模像样的超市。像城北的西门社区、城西的飞凤社区、西山社区,城南的金胜社区,城东的五金社区等等。如果这些大卖场以便利店方式在居民密集区开设小超市,既方便群众,又增加营业收入。

  家住金胜社区田园小区的徐先生也提出相同的看法。金胜社区是个纯住宅型的社区,据居委会的统计数字已有居民1800多户,实际上远远不止,而且不断有居民入住。这些大卖场完全可以在每个小区内都开个便利店。

  雅俗分家

  在品牌街区搞大杂烩,向来是商家大忌,就像卖菲妮迪、玛丝菲尔等品牌女装的隔壁,“住”着卖菜的老妪。胜利街区的忙乱无序,与商业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走进街区既有霓裳起舞,也有盐油酱醋,说来是一站式服务,其实是高调的媚俗,不是低调的华丽。

  本文报道的是胜利街拥堵如何解决的问题,本报最近几年几乎年年都注意上这个事,有关部门也尽了不少努力,比如在街区内开辟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比如加强了日常的交通秩序管理。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天生的地理环境,并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开发立体交通,要变,从哪里着手呢?市民是讲实际的,他们希望的是通过城市公交来加大街区人流“吞吐量”,但怎么弄呢?丽州桥以北的路段不能就近直转胜利街,要是在街区内乱开支路可能会更乱。说这些难处并不是说缓和交通压力一点辙都没有,但我们的思路还是应该在“多选题”上做文章,解铃还需系铃人。

  街区的身份需要与之匹配的物质(商品)来体现,永康不可能构建只为品牌、名气而一掷千金的购物天堂,它需要的是身心的体验,而不是一线城市品牌卖场的富丽堂皇。然而,即便如此,市场细分的原则依然得遵守,服务方便的商业网络依然得进一步构建。一句话,还得雅俗分家。

  如此多头并举破解胜利街区交通问题,才能出良策。·金永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财经新闻 06 公交优先 卖场分流 2009-5-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