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中的豁达智慧
——记百岁老人李淑珍
![]() |
岁月长河中的豁达智慧
——记百岁老人李淑珍
每天清晨,绿康丽州家园的走廊里总会准时出现一个令人动容的身影。百岁老人李淑珍扶着墙壁,缓缓伸展手臂,活动膝盖,每个动作都透着股认真劲儿,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这幅晨练图景,成了园区一道暖人的风景线。
今年101岁的李淑珍原籍广东揭阳,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才干。当同龄孩童还在田间嬉戏时,8岁的她已拿起针线编织手工艺品,用稚嫩的双手为家庭分担生计。尽管家境贫寒,她仍幸运地接受了小学教育,这也成为她后来自学的基础。
年轻时,为了生计,李淑珍和家人离开家乡来到永康工作,从此在永康这片土地扎根,成了一名新永康人。当时,她在医院里身兼护士与医师职责,既要接生、护理,也要为病人诊断、开方,甚至动手术。“总觉得自己文化低,怕被人看不起。”这份朴素的念头,成了她刻苦学习的动力。工作之余,李淑珍几乎把所有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不仅掌握了医疗工作的多项技能,还主动自学英文和拉丁文。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慢慢变得清晰明了。
在医疗条件匮乏、保健标准低下的年代,李淑珍的勇气与担当成为众多患者的希望。她从不因条件简陋而退缩,只要患者需要,便迎难而上。
多年后,远在美国的大儿子林伟回乡探亲,陪她闲谈时,李淑珍随口问起“t. i. d.”的含义。见儿子一时语塞,李淑珍微笑着解释,这是拉丁文“ter in die”的缩写,意为“每日服药三次”。这份历久弥新的专业素养,让后辈深感敬佩,更让人体会到她当年求知的专注与用心。
李淑珍的豁达与坚韧,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下一代的成长。女儿林丽在母亲熏陶下,选择投身护理事业,在医护岗位上延续着母亲的责任与担当。“母亲豁达、随遇而安的性格给了我许多启迪。”林丽的话语间,流露着母亲人格魅力的深远影响。
岁月流转,李淑珍的身体不免添了些许病痛,但她从未因此消沉。“不管如何疼,一定要坚持锻炼。”这既是她的养生之道,更是其积极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绿康丽州家园,李淑珍的晚年生活被温暖与陪伴环绕。72岁的室友应兰芳主动成为她的“好帮手”,不仅每日陪她散步,闲暇时还一起唱歌。护工徐云仙更是悉心照料她的起居,陪她唠家常,视她如亲人。这些平凡却真挚的情谊,让李淑珍的晚年生活充满光亮,也映照出她待人温和的初心。
从年轻时奔走在一线的“全能医护”,再到如今安享晚年的百岁寿星,李淑珍的一生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凡。她以坚持弥补不足,用善良温暖他人,凭豁达笑对沧桑。当问及长寿秘诀时,老人总是慈祥一笑:“心态好,随遇而安。”这朴素的几个字,藏着她跨越百年的人生智慧,也诠释了生命最本真的美好。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李淑珍和家人合影
百岁老人的故事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