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山花奖终评展亮相
75件国艺精品尽显山河气象
![]() |
第十七届山花奖终评展亮相
75件国艺精品尽显山河气象
日前,国际会展中心人气不减,“山花烂漫时——2025年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核心单元“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终评作品展”持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与市民前来观展。作为我国民间文艺领域的最高奖项,本届山花奖终评展共遴选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75件作品,涵盖堆花、珠绣、木雕、剪纸、毛毡等多种门类,集中呈现了中国民间工艺的多元面貌与当代活力。
在展览现场,山西省省级乡村工匠名师、长治自盛李记堆花第十八代传承人、堆花艺术当代掌门人李卫东和他的徒弟们共同创作的作品《盛世吉祥图——中国珍禽褐马鸡》成为不容忽视的亮点,吸引着观众的视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展出的作品件件都是精品。玉雕、木雕、珠绣、剪纸等展出作品,能让人感受到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整体艺术水准之高。”他还特别提到,广东的珠绣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刺绣工艺在我们堆花工艺中也有大量运用。近年来,珠绣在守正创新方面给很多专业人士作岀了榜样,也让我们大家深受启发。”
据了解,《盛世吉祥图——中国珍禽褐马鸡》是李卫东带领十余名中国堆花第十九代传承人,历时三年之久耗心血无数完成的力作。作品以生活在太行山的中国特有珍禽“褐马鸡”为主题,通过实地写生捕捉其四季形态,尤其突出其尾部翘起的独特姿态,象征昂扬斗志。在工艺上,作品融合各种丝绸锦锻、蚕丝、棉花、丝麻、硬纸板、矿物颜料、通草、棕榈等多种材料,以“层层堆叠”的技法塑造出立体生动的画面效果。李卫东介绍,“堆花”技艺起源于唐代,历史上曾为宫廷造办所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奖,驰名国际,如今堆花工艺已传播至俄罗斯、日本等地,成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工艺。
与《盛世吉祥图——中国珍禽褐马鸡》相呼应的,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政携团队创作的作品《多彩毡韵·丝路新章》。该作品以西北游牧文化为背景,聚焦“柳毅传书”中的服饰元素,采用当地羊绒、羊毛为原料,历经剪、洗、弹、铺、淋、摔等13道工序手工制成。作品在保留传统擀毡技艺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多元色彩与图案,既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传递出中外文明交流的当代主题。
“纵观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更是一种深沉而磅礴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我们拥有如此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宝库;源于我们拥有一批兼具匠心、文心与时代精神的传承者;更源于我们这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珍视与激发其活力的能力。”李政表示,这些作品从历史中走来,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肌理,承载着个人情感与国家叙事,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姿态,面向未来,生生不息。
融媒记者 许诺
作品《盛世吉祥图——中国珍禽褐马鸡》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