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最永康

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 另类“开盲盒”有风险

年轻人喜欢上“搭子”社交

  “又和我的‘音乐节搭子’见面啦……”10月18日,“95后”市民程珂晴在小红书平台上兴奋地分享了一张和网友“多多”在Can Festival器乐摇滚音乐节现场的合影,这已经是她们第三次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而相聚在音乐节现场。

  在当下的永城年轻人中,这样的“搭子”关系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以“永康”“搭子”为关键词打开各大社交平台搜索,会出现许多相关帖子。其中,“拍照搭子”“健身搭子”“爬山搭子”“羽毛球搭子”“骑行搭子”等词汇高频出现。

  年轻人喜欢上“搭子”社交

  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 另类“开盲盒”有风险

  程珂晴与“音乐节搭子”合影

  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搭子”是基于某种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建立的新型社交关系,或者说是一种“轻社交”。它不同于需要渗透生活的传统友谊,也区别于萍水相逢的泛泛之交,而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有事相聚,无事则各自忙碌。

  在我市经营一家餐厅的邓豪,前不久完成了一段特别的旅程——与三位来自不同城市的“徒步搭子”在云南雨崩徒步。“有两位‘徒步搭子’是我在网上找的,我们刚好时间凑得到,体力水平和消费观也都差不多。另外一位是在徒步过程中遇上的。”邓豪坦言,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想去云南雨崩徒步,但在他的朋友中,热爱徒步并且能抽出时间的少之又少。而且独自高原徒步不但开销大,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想来想去,找“徒步搭子”就成了最优解。

  对于在杭州上大学的市民徐潇潇而言,“搭子”的存在让她的考研之路不再是孤军奋战。“我目前在备考阶段,总担心自己不够自律,就在现实生活中和网上找了几位‘考研搭子’一起学习。我们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互相监督,每天晚上定时打卡学习情况、汇报学习进度。自从找了‘搭子’,我就找到了备考的节奏和驱动力。”徐潇潇说。

  然而,“搭子”社交虽然带来了陪伴与便利,但并非所有“搭子”都能如人所愿。

  市民高婕羽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去年夏天,她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了一个同样计划去新疆旅行的“旅行搭子”,并在这个“搭子”的推荐下共同报名了当地旅游团。但当她到达目的地后,这个素未谋面的“搭子”却以飞机延误为由迟迟未现身,随后彻底失联。这时,高婕羽才恍然大悟——自己遇到的并不是志同道合的旅伴,而是一个精心伪装的“旅游托”。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找“搭子”的帖子中,也不乏一些“避雷”与吐槽帖。有网友分享,一起探店的“美食搭子”在AA制结账时,玩起“人间蒸发”;也有网友反映,他在“健身搭子”群里遭遇课程推销和虚假宣传。

  由此可见,找“搭子”不亚于“开盲盒”,可能有惊喜,但也不排除会有惊吓。因此,在筛选“搭子”以及实际交往过程中,大家需保持清醒与警惕,学会辨别真假信息,要对“搭子”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保护好自己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融媒记者 张曼欣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生活·最永康 00003 年轻人喜欢上“搭子”社交 2025-10-20 永康日报2025-10-2000006;永康日报2025-10-2000009;永康日报2025-10-2000010;永康日报2025-10-2000011;永康日报2025-10-2000012;永康日报2025-10-2000013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