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越来越新 形状越来越奇
月饼在“变”与“不变”中玩转新花样
![]() |
![]() |
![]() |
![]() |
![]() |
![]() |
![]() |
口味越来越新 形状越来越奇
月饼在“变”与“不变”中玩转新花样
临近中秋,永城的月饼市场已悄然升温。各大商超也抢先上新月饼礼盒,凭借独到的包装、新颖的口味、实惠的价格抢占市场。一些烘焙门店则在营销模式上玩出花样,有的主打纯手工制作,有的以充值特惠吸引复购,还有的瞄准年轻群体,采用Hello Kitty、Labubu、三丽鸥等卡通模具,让月饼颜值与趣味兼具。
9月29日,记者走访多家商超、甜品店,探寻中秋消费热潮下的市场百态。
市民在选购月饼
小狗“月饼”
小猫“月饼”
推出创新月饼 多种口味任选
在城区一家综合商超的月饼货架前,不时有市民驻足挑选,对比月饼款式。该商超日配课课长李启航介绍,今年月饼销量已达15万元左右,其中经典款持续畅销。从数据来看,当前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去年中秋节时间早于今年,若按照中秋的时间线来算,今年销量实际将高于去年。
“现在距中秋节还有一周时间,前来购买的消费者还是以散客居多,通常节前两三天,团购等大批量订单将明显增多。”李启航补充道,超市在备货选品时,优先选择实惠型产品,其中每盒价格在80-150元的月饼销量最多。
为助力中秋促销,超市双管齐下:一方面增添氛围布置,打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另一方面推出“满300减50”的消费券,并将一直会持续到中秋节前。同时,超市还推出了组合销售模式,将牛奶、奶粉、保健品、饼干类礼盒等产品与月饼搭配售卖,满足多样化需求。
位于溪中东路的一家烘焙店推出了14款不同口味的散装月饼,售价在12-25元之间;礼盒款月饼则有8款,设置了5种价位。该店工作人员介绍,礼盒款月饼的价位区别主要取决于月饼数量与礼盒外包装材质,若有大批量团购需求,还可享受一定优惠。
相较于莲蓉、黑芝麻、豆沙等传统月饼,创新口味更受当下消费者喜爱。其中,蛋黄芋泥蛋月烧月饼、黑米秋耳米月饼和流心奶黄月饼成为门店月饼顶流。
“我们从8月16日就开始上架销售月饼,散装月饼每天能卖100个。”该店工作人员透露,今年有3款月饼成“断货王”——流心奶黄雪媚娘月饼、流心芝士玉兔月饼与榛子巧克力蛋黄流心月饼,因其原料成本高,日产量有限,均为限量供应。
月饼DIY趣味足 小朋友沉浸式体验
在金都路一家甜品店,今年手工月饼生意格外好。“顾客提前一个半月就催我做月饼了,今年新推出了伯爵红茶凤梨的口味。”该店主理人小兔(化名)忙着制作月饼,桌上整齐摆放着揉好的面团、打好的鸡蛋、冷却的内馅,从原料到成品均为纯手工制作。
谈及自家月饼的竞争力,小兔认为核心在于产品新颖,贴合年轻人口味。不过手工月饼对品质要求很高:保质期仅3天左右,对存放温度也有严格要求。小兔介绍,该店推出了定制礼盒,顾客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月饼进行搭配,比较受欢迎。
此外,该店还推出了月饼DIY体验项目。“往年的月饼DIY体验项目,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把准备好的材料组合起来。”小兔介绍,“今年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升级,把场地搬到户外,选择奶黄板栗冰皮月饼,板栗从采摘到剥壳全程由顾客自己完成。”
“最受欢迎的当属Labubu造型模具,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回忆起孩子们DIY月饼时的童真趣事,小兔脸上满是笑意。
宠物“月饼”兴起 “毛孩子”也过上了节
除了人类食用的中秋月饼热销之外,宠物食用的“月饼”也逐渐兴起。在望春西路一家宠物商店内,店主茸师傅笑着透露:“顾客们提前一个月就催我研发宠物‘月饼’了,生怕赶不上给‘毛孩子’过节。”
随着养宠人群不断壮大,宠物的中秋需求也被越来越多商家关注。目前,该店线上线下同步接受预订。“不少顾客先在小红书等平台找我们下单,再由我们打包邮寄过去,让外地的‘毛孩子’也能吃上专属‘月饼’。”茸师傅说。
谈及产品特色,茸师傅介绍:“我们家的宠物‘月饼’都是独创配方,小狗款会结合平时客户的反馈和经验调整口味,还会加入对狗有益的草药。小猫的口味就比较众口难调,试了很多次,最终只确定了一种口味。”
当前推出的宠物“月饼”中,小狗款共有4种口味,均以“肉+蔬菜”为核心配方,每份包含4个“月饼”,新鲜材质也让款式能做出更多创意花样;小猫款则仅有1种口味,考虑到猫咪口味差异大,特别采用冻干形式,以“纯肉+奶”为原料,更贴合猫咪偏爱酥脆口感的习性,每份包含5个冻干,还可以制作3种不同形状。
此外,该店将更多成本投入到优质食材中,在包装上主打简约风格。凭借用心的产品,该店积累了“老带新”的好口碑,不少宠物主人甚至开玩笑说:“看‘毛孩子’吃得那么香,我都想尝一口。”
甜品店里摆放着各式月饼
月饼DIY
■记者手记
走访永城中秋市场时,最直观的感受是“变”与“不变”的交织。变的是外观形态与销售模式:从线上朋友圈营销到线下DIY体验升级,从传统月饼的卡通模具到宠物月饼的鲜食冻干……每一处创新都精准踩中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
但不变的,是藏在这些变化背后的情感内核。超市里市民认真对比月饼的模样,是对团圆的期待;甜品店主理人坚持手工制作,是对匠心的坚守,更是对浓浓乡情的守“味”;宠物店主为猫狗定制专属月饼,是把“毛孩子”纳入家庭仪式感的温情。
如今的中秋市场,早已不只是商品的买卖,更像是情感的载体。商家比拼的不只是价格与口味,更是对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洞察和满足——无论是年轻人对趣味的追求,还是养宠人对宠物的牵挂,都在这些月饼里,化作了永城最动人的烟火气。
融媒记者 陈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