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佳作收纳员

《红猪》

当中年人决定变成一头猪

  《红猪》

  当中年人决定变成一头猪

  对中国观众来说,宫崎骏的作品总是围绕着夏天、少年、治愈这些关键词。然而在1992年,宫崎骏创作了一部风格极其特殊的作品——《红猪》。比起此前的《龙猫》和此后的《千与千寻》,这部作品没有少年的天真、冲动和活力,反而带着中年人的颓丧、失望与堕落。

  许多影迷认为,这是宫崎骏最具个人作者性的私密之作,宫崎骏本人也多次坦言,这部作品的主角是最像自己的。它像是宫崎骏借着“红猪”的外壳,讲述了一个半自传体的成人童话。

  故事发生在一战结束后的意大利。主角波鲁克·罗索原本是效力于意大利空军的王牌飞行员。然而经历了一战之后,他对贪婪、好战的人类彻底失望,于是对自己施下诅咒,把自己变成了一头肥胖丑陋的猪。他再也不为任何人效力,而是成为了赏金猎人,驾驶着一台红色飞机,以自由之身打击当地的空中劫匪。

  因为驾驶飞机技术精湛,有关“红猪”的传说纷繁不绝,其中也包括“谁对波鲁克下了诅咒”的疑惑。随着情节推进,多重证据指向了同一个结果——成为一头猪,是波鲁克自己的选择。他好友的遗孀吉娜点明了所谓“诅咒”的本质:“他以猪的样子出现,是为了不再当一个人,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诅咒。”同时,波鲁克本人也多次表达了对人类身份的厌恶,并说出了“叫我变成法西斯,我宁愿当猪”。

  成为了一头猪后,他不再为国家、政治或道德绑架而战,而只为自己的原则而战。牺牲了人类的面孔,是为了守住他更为看重的尊严。

  而为何宫崎骏会创作出这样一部看起来有些消极的电影?或许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楼市接连崩溃,随后便进入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在此背景之下,诞生出这样一部讲述理想主义破灭的电影也不难理解了。

  正如宫崎骏所说:“在一个衰败的时代,保持自我已是一种反抗。”或许这部电影就是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保持自我”的方式,而借红猪之口说出的,也是他追求自由的宣言。

  融媒记者 俞舒梦

  电影海报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佳作收纳员 00004 当中年人决定变成一头猪 2025-09-15 永康日报2025-09-1500017;永康日报2025-09-1500016;永康日报2025-09-1500007;永康日报2025-09-1500018;永康日报2025-09-1500021;永康日报2025-09-1500023;永康日报2025-09-1500014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