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都要
去乡下体验
一把灶台烧火
每年我都要
去乡下体验
一把灶台烧火
俊恺:
每年暑假,我都要去乡下奶奶家体验一把灶台烧火。
主持人:
烧火看似简单,实则需根据烹饪情况精准控制火候。
俊恺:
烧火要有点门道的。想起第一次从奶奶手里接过火钳烧火时以为很容易,没想到绝非易事。
主持人:
你第一次烧火是怎样的?
俊恺:
刚开始我学着奶奶平时的样子,先往灶膛里放进几根干柴火,又抓一把干枯的树叶当引火物,划亮火柴点燃。看着跳动的火焰,心里美滋滋的。可没过多久,原本嚣张的火舌突然蔫了,火苗越来越小。我赶紧找来几张废纸揉成团塞进去,又一股脑添了好几根柴火。
主持人:
你觉得柴火越多,火肯定越旺?
俊恺:
是的。没想到火苗不但没变大,反而像被捂住了似的,只剩下点点火星,眼看就要熄灭。奶奶知道后,放下手里的锅铲走过来。只见她用火钳在灶膛里轻轻拨动柴火,左右摆动了几下,原本微弱的火星顺着缝隙漏下去,“呼”的一声,火舌突然腾空而起。
主持人:
烧火时中间得留些空隙让空气流通,火才能烧得旺。
俊恺:
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重新调整柴火的位置,果然火苗又变得旺旺的。现在我知道烧火要像“井”字般搭起来,底下留出空隙,先塞点干枯的松叶,再点火,这样容易点燃柴火,能烧得很旺、很久。奶奶还告诉我不同的柴火能烧出不同的感觉,的确是这样的。
主持人:
有什么不同?
俊恺:
普通的木头烧起来,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火红火红的;刚砍下不久的木柴则比较难燃烧,会冒出淡淡的白烟,一边烧着一边还会在一头“嗞嗞”冒出水汽;最有趣的是竹子,烧到半空处,便会“啪”的一声发出像鞭炮一样的炸响声,让人吓一跳,也就有了过年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