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公安“空中警察”显神威
科技赋能构筑立体防控新格局
![]() |
![]() |
![]() |
![]() |
![]() |
![]() |
科技赋能构筑立体防控新格局
永康公安“空中警察”显神威
群众为警航中队送来锦旗
夏日傍晚,杨溪水库生态湿地公园成了市民纳凉的好去处。两架警用无人机如鹰隼般盘旋于公园水域上空,机载扩音器循环播放着防溺水提示,机腹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着岸边动态。这幅用科技力量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画面,正是永康公安创新使用“空中警察”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永康公安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围绕“强化警务航空能力、构建空地一体体系、服务实战需求”的目标,在全市设置21个无人机机槽站点,建成200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基地,配套开发智能管理平台,有序开展应急救援、交通事故快处、宣传防范等工作,构建起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
生命救援的“空中卫士”
“传统巡逻靠脚步丈量,半小时才能巡查完的区域,现在‘空中警察’几分钟就能实现全覆盖。”据市公安局警航中队的中队长黄富强介绍,警用无人机凭借其广阔的视野和无死角的优势,能够快速完成对复杂地形的巡查任务,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4月17日上午,古山镇76岁的胡老伯进入山林后不慎失联。面对茂密的植被和复杂的地形,常规搜救方式进展缓慢。警航中队接警后立即启动无人机应急搜救机制,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仅用94秒就在密林中成功定位到老人。救援过程中,双机协同作战:一架负责精确定位和照明引导,另一架实时监控并传输现场画面,形成空地联动的立体救援网络,成功将老人安全救出。次日,获救老人家属特意送来“特警神兵无人机真是太牛”的锦旗,向警航中队表达感激之情。今年,永康公安“空中警察”已成功参与20余次紧急救援任务,较此前平均救援时间缩短65%以上。
交通治理的“云端指挥”
“车主您好,这里是永康公安‘空中交警’。您当前发生的事故符合轻微车损处理条件,请立即通过‘浙里快处’小程序完成上报,并将车辆移至安全区域,感谢配合!”近日,东城街道邵宅村路段发生一起两车轻微刮擦事故。接警后,永康公安“空中交警”系统立即响应,指派距离最近的执勤无人机飞抵事故现场,指导双方当事人使用“浙里快处”完成事故上报。
在当事人将车辆移至安全区域的同时,交警大队快处中心已完成事故认定流程,相关文书自动推送至当事人手机和保险公司系统,整个处置过程仅用时10分钟。
针对轻微车损事故处置,永康公安创新建立了无人机“三快”响应机制:快速定位,依托城区网格化部署的无人机执勤点,确保2到5分钟内到达现场;快速引导,通过高空喊话点对点指导事故处理;快速处置,实现事故认定、保险理赔全流程线上办理。
暑期防护的“科技堤坝”
8月6日下午4时许,在西城街道童宅村小北溪上空,一架警用无人机正进行例行巡航。“穿红色泳衣的小朋友,请立即回到岸边。水深危险!”民警巡查时发现一名独自在深水区玩耍的儿童后,立即启动无人机喊话系统。听到空中传来的提醒,正在岸边遮阳伞下休息的家长慌忙起身,将已游出安全区域近20米的孩子带回。
为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永康公安创新运用警用无人机开展水域安全巡查工作。通过循环播放安全提示、低空巡航警示、定点悬停劝导等方式,构建起“空中巡查+实时预警+即时处置”的全方位防护体系。“现在孩子们看到无人机就会兴奋地喊‘警察叔叔飞来了’,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特别吸引人。”正在岸边陪孩子游玩的市民张女士笑着说。入夏以来,永康公安成功劝阻野泳、危险嬉水等行为47起,开展精准化宣传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从山林到水域,从晨曦到深夜,永康“空中警察”正以科技之力重构安全防线,为“平安永康”建设书写生动注脚。
警航中队队员正在开展工作
“空中交警”立即响应
通讯员 徐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