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践行“两山”理念20年

我市绘就生态惠民新画卷

  践行“两山”理念20年

  我市绘就生态惠民新画卷

  本报讯(融媒记者 陈可睿 王佳涵) 8月19日清晨,南溪边广场上,晨练的市民迎着朝阳舒展筋骨,晨跑者穿梭在绿荫间,构成一幅鲜活的生态画卷。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我市践行“两山”理念20年的缩影。20年来,我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固废一件事”线上监管系统100%运用率、重点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率等成果,写下生态惠民答卷,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守护“永康蓝”的核心任务。我市深入推进大气治理“攻坚季”行动,构建起完善的“研判部署+污染管控+督查执法”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分级分类加强污染减排。

  围绕工程、结构、管理三大治气减排项目,我市全面开展重点部位近源污染清理整顿工作。在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木质家具、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大力推进VOCs源头替代和末端治理。2024年,累计完成VOCs源头替代31个,完成纳入活性炭集中再生公共服务体系企业570家、VOCs低效治理设施升级97家,完成环保绩效A/B企业培育创建25家,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与此同时,我市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构建起“网格员常态化巡防+高空瞭望平台高效化盯防+多维度日常化宣防”的三防网络,全方位织密监管网。针对重点区域整治,严格按照站点周边“一、三、十公里”管控圈标准,实施分级管控,全力降低重点时段各类污染排放。

  “水清天蓝,环境越来越好了。”近日,望春社区居民张阿姨在游步道散步时的感慨,正是我市深化治水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去年,我市累计完成河湖岸线排查791.2公里,核实入河排污口3036个,谋划治水实施类项目14个。

  水质优良的根源在于治污。我市全力构建汛期污染防治体系,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排水主管网提升改造、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工程,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29.2万吨。依托智慧治水平台,贯通19个水质监测站点数据,实时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并通过跟进督查暗访、提醒交办、预警通报等措施,筑牢水质保障防线,让水更清、景更美。

  作为五金之都,我市拥有600多家五金涂装中小企业,油漆渣、油漆桶和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呈现点多、量大、面广的特点。降低危险废物产生量,提升固废减量化水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环节,也是共建绿色家园的必然要求。

  去年,我市完成1900家工业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和履约统计调查。开展抛光铝灰(一般工业固废)专项整治行动,对222家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有力提升企业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飞灰“趋零填埋”。开展铝灰渣及二次铝灰(危废)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357家涉铝企业进行摸排,指导167家问题企业整改,完成188个问题整改。编制《永康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手册》,对32家重点产废单位及8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开展考核,结果显示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考核要求。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完成行业整治县级验收。开展黑臭水体风险隐患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1个专班统筹,3个应急组机动采测,6个现场处置综合治理”的“136”工作机制,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我市生态底色愈发鲜亮。未来,我市将毫不动摇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绘就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以实干担当续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永康篇章。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我市绘就生态惠民新画卷 2025-08-20 永康日报2025-08-2000006;永康日报2025-08-2000007 2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