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记者
(小小说)
□鲁承
小纪从小就有一个记者梦。
小纪出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那时的媒体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家里仅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频道不多,且信号也不好。所幸家中订有几份报纸,父亲老纪平时的爱好就是读报。耳濡目染之下,小纪也爱上了读报,觉得记者真了不起,常说自己长大要当记者,也要将名字印在报纸上。
可能是启蒙得早,小纪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时,在全县的语文比赛中得过二等奖,还有几篇作文入选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本,真的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书里。大学时学的是新闻专业,研究生时选择的是媒体传播研究,加之大学期间经过报社、电视台等媒体的实习,小纪觉得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记者这个职业。
进入报社后的第一天,小纪就被社里的领导安排上街分发报纸。小纪呆呆地看着同事。同事们见怪不怪地说:“走呀!”于是,小纪便茫然地跟在同事后边,他万万没想到当记者还要像街上那些分发小广告的人一般。接着,社里布置了全年的广告任务,不仅具体安排到每个月,还细分到每个人。这让新上岗的小纪更是抓耳挠腮,无奈之下,只得求救于老纪,让老纪也帮着办。
曾经,小纪把记者这项工作想象得很崇高、很神圣,自己也能够胜任,可现实与他的想像差距太大,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让小纪欣慰的是,付出终有收获。有一日,社里领导派他参加市里关于重点工程的会议。会前,会务人员就将相关资料分发给记者们。小纪看了一下,先划好几个重点。会议开始后,市长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按提纲作了一些发挥。小纪意识到,市长的率性发挥里,竟有若干的闪亮点,于是一一记下。会议结束后,小纪很快写出了会议报道稿。
第二天,市长看到了报纸头条上小纪的那篇报道,甚合心意,随口就对边上的秘书说写得不错。此信息很快就反馈到报社。小纪知道后,心里也是激动不已。接下来,小纪有意识地持续跟进,精心撰写了此项重点工程进度的专版。通过这样一波一波宣传,让市民充分了解了这项重点工程。此后,小纪又陆续撰写过一些重磅文章,深厚的文字功力得到了发挥。不仅报社的领导对他称赞有加,市领导也颇有好感。
某日,小纪正在坐班,有一市民来反映,自己借钱给朋友,多次讨要,朋友不仅不还,还恶语相向,于是发生了肢体冲突,现在还得赔偿对方,心里气愤不过,想通过报纸帮助伸张一下。
小纪听了以后,不禁义愤填膺,怒形于色。于是,他向报社领导汇报,想写篇内参,揭露一下这种“老赖”的行为。
领导对小纪说:“你想一想,还有更妥当的办法吗?”小纪思索了一会儿,说:“让我想想。”领导说:“好的。你要认识到,记者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无能的。当记者不能逞一时之气,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在小纪的协助下,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渐渐地,社里的同事们都看到小纪成长起来了。不久,社里就让小纪开始负责一个版面的工作。记者生涯让小纪慢慢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小纪想,当记者能够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能够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能够见识一个时代的发展。他准备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