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黄金组合缓解乳痈困扰
![]() |
中医黄金组合缓解乳痈困扰
哺乳期妈妈被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缠上时,单靠一种方法缓解可能不够彻底。中医里“手法通乳”与“中药塌渍”是黄金搭档,一个主动疏通乳络,一个外部消肿散结,双管齐下能更快化解不适,让哺乳回归轻松。
为什么要“手法+塌渍”搭配
中医认为,乳汁淤积多因肝气郁结、乳络不通或湿热邪毒侵袭所致,既需要“通”——打通阻塞的乳腺管,也需要“散”——消散局部的瘀滞与炎症。
手法通乳是“主动疏通”,通过特定手法直接作用于乳房,理顺乳腺管走向,推动淤积乳汁排出,从内部解决“通路阻塞”问题。
中药塌渍是“辅助消散”,利用药物的清热、消肿、散结功效,通过皮肤渗透作用于局部,减轻乳房红肿、硬结,为手法通乳“铺路”,让疏通更顺利。
黄金组合的具体应用
中药塌渍:先“软化”病灶,为通乳打基础。
根据不同症状,塌渍中药的选择有讲究:
若乳房胀痛明显、有硬结但未化脓,用草乌、干姜、白芷、敷炒白术等中药煮水,放温后用纱布浸湿外敷患处并联合红外线照射(每次15-20分钟),能清热消肿、缓解炎症。
若淤积时间较长、硬结偏硬,可加当归、赤芍、王不留行等中药,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让硬结更易消散。
外敷后乳房会感觉温热舒适,局部紧张感减轻,这时再进行手法通乳,阻力更小,减少疼痛。
手法通乳:再“打通”乳络,排出淤积。
中医手法通乳技术通过柔和、无痛的手法进行乳房按摩,采用点、按、揉等按摩手法,温柔刺激,以达到疏通乳腺的目的。适用于乳汁淤积导致的乳房肿块、胀痛、乳汁少的母乳妈妈。
适量介质(如润肤油)涂抹于乳房部位,采用点按法取膻中、灵墟、膺窗、神封、天池、乳中、乳根等穴位;
一手托住乳房,一手提捏乳头,按压乳房各象限排空乳晕处乳汁;
交替采用各种通乳手法,如摩法、点揉法、梳法等手法呈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沿输乳管向乳晕方向按摩,待乳汁基于乳晕部时,按压乳晕各象限,排空乳晕处乳汁;
反复此操作,直至肿块消失或疼痛减轻。同样的方法疏通另一侧乳房。
搭配使用的注意事项
外敷中药温度要适宜(38℃-40℃),避免烫伤皮肤;皮肤有破损时暂停外敷。
手法通乳需由专业中医师或催乳师操作,尤其乳房红肿发热明显时,不可自行蛮力疏通。
结束后及时让宝宝吸吮或用吸奶器排空乳汁,巩固效果,防止再次淤积。
这种“内外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了手法直接疏通的优势,又借助中药外敷减轻局部不适,比单一方法更高效、更温和。哺乳期遇到堵奶难题,不妨试试,让乳房少受折腾,哺乳更安心。
温馨提醒
以下母乳妈妈
不适用于中医手法通乳
1.乳痈已化脓者,高热惊厥者;
2.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或精神疾病者;
3.空腹或饱食后,注射隆胸术后者。
通讯员 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