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乡村·遇见

产业花开致富路 村民增收有门路

“致富果”激活乡村振兴“加速度”

  产业花开致富路 村民增收有门路

  “致富果”激活乡村振兴“加速度”

  高山西瓜、蜜梨、黄桃……眼下正是一年中本地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近日,我市西溪镇、花街镇等地的水果喜迎丰收,这些小水果长成“致富果”,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激活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高山西瓜助农增收 村民过上甜蜜生活

  近段时间,西溪镇义门村后岗头自然村高山西瓜成熟了。一大早,村民们便忙碌了起来,大家将刚从地里摘下的高山西瓜一一贴好编号,装上车。据了解,这些西瓜是永康市益心同行社工服务中心的订单,这是该组织第七年开展“争做有爱的吃瓜群众”活动。

  “这里的西瓜品质相当好,深受大家喜欢。活动一开展,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们就接到了700多个西瓜的订单,让果农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永康市益心同行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胡剑说。

  村民陈邦根种了800多株西瓜苗,虽然单瓜能长到10来公斤,目前已卖出5000多公斤,但受天气影响,今年高山西瓜的产量和价格都打了折扣。

  “前期西瓜长势很好,后期因为雨水较多,导致产量有所下降。”陈邦根介绍,前些日子天气晴好,每公斤西瓜售价3元至4元,最近天天下雨,价格降到了每公斤1.5元至2元。

  据了解,后岗头自然村种植西瓜的历史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全市种西瓜的地方不多,而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早晚温差达到20摄氏度左右,种出的西瓜品质不错,很快便打响了名气。

  村民陈公道说:“当时每户人家种十来根、二十根, 最多的五十来根,卖1毛至2毛每公斤。现在是越种越多,每户人家种了四五亩西瓜,有千把根,去年西瓜售价是4元每公斤。”

  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规模种植,目前,后岗头自然村有40多户农户种植高山西瓜,总面积130多亩。村里的西瓜产业不断发展,销售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上门采摘、收购商统一收购成了主要的销售渠道。为了让村民卖出好价格,该村村干部还主动帮农户对接订单。

  村干部陈孟兰说:“我们帮农户对接订单,一方面把农户的西瓜卖出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市民吃到好吃的西瓜。像今天卖了700个西瓜,20户人家,平均每家35个,一个订单一户人家。为了保证西瓜新鲜,大家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去采摘了。”

  “以前是半夜起来采摘,凌晨3点钟用手推车推到桥下、古山、芝英卖,一天到晚卖一两百斤。现在交通方便了,我们年年种,顾客主要来自义乌、杭州、萧山等地,他们自己到我们村里来收。”陈公道说。

  公益组织在收购高山西瓜

  千亩梨园结硕果 打造“蜜梨之乡”金字招牌

  走进西溪镇寨口新村村民叶冬梅家的果园,枝繁叶茂的梨树上挂满了饱满的蜜梨,沉甸甸的果实将枝头压弯了腰。叶冬梅穿梭在梨园中,仔细查看蜜梨的成熟度,不时抬手采摘,忙碌的身影透着丰收的喜悦。

  叶冬梅说:“今年蜜梨的品质特别好,产量也高。一棵梨树可以产100多公斤蜜梨,一个梨有一斤二两左右,最小的也有六七两。”

  作为当地蜜梨主产区,寨口新村种植蜜梨已有30多年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当时的村两委外出考察,引进了蜜梨项目,农户仅需承担少量费用即可认领梨苗。

  经过3年至5年的培育期,在种梨能手的指导下,村民们陆续通过梨树收获首笔收益。此外,村里还通过申请政府补贴与集体出资相结合的方式,统一采购农药、肥料,并分发给农户,统防统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蜜梨产量。

  村干部黄文德介绍:“我们当时引进了‘翠冠82’的梨子品种,还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带领村民学习种植技术。”

  在经济合作社的统筹保障、常态化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举措下,叶冬梅等村民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希望。他们纷纷辞去工作,专心投入蜜梨种植,一种就是20多年。“以前我在厂里打工,后来村里发展蜜梨种植,我从村里拿了二十几棵来种,第一年收成不错,价格也好。后来种了一亩地,有100多棵。现在,蜜梨长得特别好,一年有数万元的收入。”叶冬梅说。

  眼下正是蜜梨采收旺季,村民们从早忙到晚,采摘后的果实需经过严格分拣、包装、发货,确保“柏岩蜜梨”以最新鲜的状态送达消费者手中。

  “我们村的蜜梨名气很大,很多顾客会来我们村里购买,对我们农户来说是好事。”村民黄美姿告诉记者,自己种了100多棵梨树,今年已经获得了8000多元收益。

  多年来,“柏岩蜜梨”始终坚持品牌建设和技术提升,通过套袋种植保证果实品相与品质,以皮薄、清透、肉脆、汁多、味甜的特质获评“永康市十大农业品牌”。同时,该村连续多年举办蜜梨展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拥有1000多亩蜜梨园的西溪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蜜梨之乡”。“我们已经举办了17届蜜梨展会,村里计划把蜜梨展会持续办下去,吸引更多人到我们村里来购买蜜梨,增加村民的收入。”黄文德说。

  农户在打包蜜梨

  百亩锦绣黄桃喜丰收 直播带货+快递进村拓宽致富路

  走进花街镇枫源村的田间地头,农户们穿梭在桃林间,忙着采摘成熟的锦绣黄桃,一派忙碌的景象。农户徐美双种桃近十年,今年已接到600箱订单,再过几日将集中采摘装箱。

  徐美双说:“今年锦绣黄桃长势喜人,由于生长期雨水多,果子长得大,颜色也漂亮,我家最大的有一斤多重。”

  村民方影正忙着在家门口分拣、称重、装箱,一边忙碌一边招呼生意。她告诉记者,之前从事装潢行业,如今专心照料200多棵桃树,仅去年黄桃就为家庭增收超10万元。“今年锦绣黄桃的销量不错,刚上市不久就有好多人下单。”方影说,“我们是现摘现发,每天销量都有七八十箱,主要发往上海、福建、杭州、温州等地。”

  据了解,枫源村锦绣黄桃种植始于20多年前,从最初零星几户试种发展到如今家家户户参与,总面积300多亩。

  村干部陈培剑说:“20多年前,只有一两户人家种植锦绣黄桃。后来发现这个品种又大又漂亮,土壤也很适合种,村民们便开始大规模种植,锦绣黄桃产业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棵桃树下都安装了输水软管。这是村民们采用的滴灌技术,既便捷又能精准控量,为果树生长提供保障。

  村民徐美双说:“我们平时从网上学习种植技术,果农之间分享一些好的经验,也向专家请教种植方法,希望把锦绣黄桃管好种好。”

  得益于农户精心管护与适宜天气,今年锦绣黄桃迎来大丰收。在增产的基础上,村民们不断拓展销路,村里还搭建了多个便民小屋,部分村民在屋内架起简易直播间,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销路。

  “相对来说,直播效果比在路边摆摊好很多。现在基本上我们每天都能出单,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年是我们第三年直播卖桃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村民孙飘说。

  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同时,村里还与邮政永康分公司、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在村里设立了驻点,打通了物流链路。

  “现在村里建成了冷链仓库,销售时间延长,能够延长一个月左右,我们锦绣黄桃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了。”陈培剑说。

  融媒记者 曹润鑫 程卓一

  农户在采摘锦绣黄桃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乡村·遇见 00004 “致富果”激活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5-08-05 永康日报2025-08-0500006;永康日报2025-08-0500007;永康日报2025-08-0500008;永康日报2025-08-0500010;永康日报2025-08-0500009;永康日报2025-08-0500011;永康日报2025-08-0500012;永康日报2025-08-0500014;永康日报2025-08-0500013;永康日报2025-08-0500015;永康日报2025-08-0500016;永康日报2025-08-0500017;永康日报2025-08-0500018;永康日报2025-08-0500019 2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