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
“警网融合”织密永康平安网
“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
“警网融合”织密永康平安网
“要不是民警和网格员及时帮忙,真不知道孩子会出什么事。”近日,湖南人廖先生向芝英镇四知村治保主任杨晓光道谢。几天前,他15岁的儿子离家出走。杨晓光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了廖先生的儿子,联合民警、网格员接力救助,解决了孩子食宿问题,化解了家庭矛盾。这是我市“警网融合”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5月以来,我市紧扣“枫桥经验”,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为定位,探索“警网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西城街道、古山镇等试点,将警务力量与社区网格深度绑定,构建“信息共采、隐患共排、矛盾共化”治理新机制,实现从“单打独斗”到“融合共治”的跨越。如今,在永城的大街小巷,民警与网格员并肩作战成常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的平安网越织越密。
小事一格解决
民生服务零距离
“当时他躺在一棵树下,嘴唇干裂,只说饿。”杨晓光回忆,他发现少年后立即联系了芝英派出所。当民警送来热饭菜时,网格员已核实了事情经过。原来,15岁的廖某从湖南离家出走后,已流浪多日且2天未进食。
芝英派出所民警联系了廖某的父母,同时联合“护苗团队”网格员做心理疏导。廖先生夫妇匆匆从老家赶来。经疏导,孩子同意重返校园,父母也表示之后会注意教育方式,避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近日,古山镇“哥俩好”义警联盟发现暖心驿站有名滞留男子,身上无通信工具。民警赶到时,他已说不出完整句子。依托“警网”信息共采机制,古山派出所很快查出,滞留男子罗某是贵州惠水县人,平常靠捡破烂维持生计。
当罗某的哥哥赶到派出所时,罗某已换好衣服、喝上了热粥。这起案件的背后,正是义警、民警、网格员组成的巡查网发挥了作用。义警盯重点区域,网格员采信息,民警后台核查,让“三无”人员不再“失联”。
大事全网联动
合力解纷保平安
“老人患了老年痴呆,走丢时没带手机。”日前,芝英派出所接到报警。接警后,芝英派出所根据“警网融合”协作机制立即开展行动,一边通过监控追踪老人轨迹,一边在治保会群发寻人信息。
“雅庄村附近发现老人。”19时30分,收到莲湖村治保会队员的消息后,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找到了蜷缩在墙角的老人。
“从报警到找到老人只用了1小时16分。”报警人说,“以前找人要跑断腿,现在民警和网格员像张网,哪里都能兜住。”
古山派出所社区民警陈龙祥在联合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两名小孩无人监管,依托网格员联系上孩子爷爷李某。在得知孩子父母离婚,父亲李某不管,带孩子的爷爷酗酒家暴且拖欠学费后,陈龙祥和网格员联系了在温州的孩子母亲刘某,并批评教育了李某。3天后,刘某接走孩子并发信息感谢:“孩子终于能好好上学了。”
融合共治升级
效能提升惠民生
“这些案例背后是‘警网融合’机制的成熟。”市公安局副局长胡龙表示,今年5月以来,我市整合警力与网格力量,组建“2+5+N”警网融合队伍,共同开展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排、治安防范联巡、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控、防范教育联宣等六联工作。
其中,基础信息联采过去常“重复采、漏采”,现在通过“警网融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基础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提高。“‘警网融合’后,流动人口登记准确率从95.05%升至97.54%。”古山派出所所长成德喜说。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警网融合”是“枫桥经验”的创新,“过去网格员发现隐患管不了,民警查不熟悉情况。现在‘安全隐患联治’,效率提高了3倍。”
“从‘各干各的’到‘攥指成拳’,‘警网融合’重塑了基层治理逻辑。” 胡龙说,下一步,试点经验将全市推广,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成常态,用“融合共治”守护平安。
融媒记者 童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