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四大模式破解土地利用难题 腾笼引凤助推五金产业升级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激活发展新动能

  四大模式破解土地利用难题 腾笼引凤助推五金产业升级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激活发展新动能

  浙江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流水线高速运转,忙碌有序;老长城区块加快拆除,再造发展“生命力”指日可待……丽州大地上,一块块“沉睡”多年的土地正逐渐焕发新貌,一个个现代高效的产业集聚地加速崛起,勾勒出一个蓄势待发、动能澎湃的永康。

  今年1月至6月,全市整治集中连片低效工业用地1231.24亩,收储(收回)工业用地再利用486.7亩,完成工业企业帮扶363家,共计1383.92亩;陶瓷厂区块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二批典型案例》、中兴五金智慧产业园改造项目入选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上半年,我市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工作取得亮眼成绩。

  今年以来,市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转升办”)围绕“五战双强”行动部署,不断探索深化模式创新,以“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政企协同”“企业自主”等四种整治模式为抓手,全力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为我市“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蓄势赋能。

  政府全过程“包办”

  让新兴产业“强起来”

  在浙江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和元储”)永康智造基地二期,磁悬浮驱动智造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从AGV小车上抓取电芯,经过14道核心工序将其制成电池包,生产流程十分智能高效。

  融和元储是我市重点招引企业,主要研发制造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多场景应用的新能源类产品。自去年年底搬入新厂区后,融和元储产值持续增长,今年1月至6月总产值已超10亿元,发展动能十足。“入驻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后,我们拥有4层共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我们达到机器不停工、员工双班倒的高效生产模式,产能恢复九成。”融和元储制造负责人曹徐洁说。

  空间足了,信心也更足了。搬入新厂房后,融和元储引进了磁悬浮驱动智造产线,并搭载智能化生产执行系统,对硬件、软件进行双向升级,实现产品信息一码溯源、柔性高效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融和元储“落户”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是我市瞄准打造“3+2+X”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布局新能源新兴产业的关键一步。

  据悉,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所在的石柱站前区块,因历史原因成为低效厂房、停车场等用地,布局松散不合理,土地利用率极低。为唤醒沉睡土地资源,推动低效工业用地焕发新机,我市以政府主导模式积极盘活该区块,由市产投集团牵头建设,并以“国资定制”落地模式招引总投资百亿元的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聚力打造我市首个新能源产业集聚地。

  从洽谈、签约、落地到投产,融和元储快速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政府的全程指导和服务。“不论是从政策支持、企业服务,还是从积极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优良产业生态来说,永康市政府以服务型政府的姿态进行全过程贴心服务,让我们只需专注生产发展,无后顾之忧。”曹徐洁说,该公司正努力将产品类型向工商业储能、以集装箱为载体的大型储能系统延伸,与政府携手推动能源产业发展。

  “五金制造业迭代升级需要在产业链高端发力。政府全过程主导的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模式,从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土地资源情况出发,主导优质项目筛选、低效工业用地腾退、筑巢引凤导入产业高端企业落户永康等全过程,是我市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市转升办副主任金方刚说,“我们通过引入融和元储作为链主,吸引新能源储能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完善后续配套服务,涵养优良产业生态,打造活力强劲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撑竿跳’。” (下转3版)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7-30 永康日报2025-07-3000014;永康日报2025-07-3000015 2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