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个
我市创新机制跑出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度”
上半年新增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个
我市创新机制跑出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度”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刚到永康,如果遇到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一定竭尽所能为企业纾困解难。”日前,由市招商中心牵头、招商银行永康支行参与的专项服务组,走进新招引的浙江万联压力容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联公司”)、浙江派斯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斯科公司”)。一句恳切的开场白,让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心头暖意涌动。
在万联公司,服务组深入生产车间考察,并通过座谈的形式细致倾听企业诉求。服务组不仅全面掌握企业投产进度与订单动态,更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入厂区。银行负责人现场解读适配政策,深入调研企业产线布局与客户结构,为后续提供精准金融支持筑牢基础。
与派斯科公司的交流中,企业对园区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给予高度肯定。结合持续发展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伟达就道路配套与设施完善提出优化建议。服务组认真记录,第一时间对接相关部门协调推进。“政府部门主动上门,带着方案听需求,问题即刻响应,这样的务实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底气。”李伟达说。
“招引企业和项目只是起点,做好‘后半篇文章’——助力企业破解难题、加快发展,推动其早日驶入发展‘快车道’,进而带动全市产业升级,才是关键。”市招商中心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服务背后的深层考量。
这些深入车间的务实举措,正是市招商中心系统性创新服务机制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市招商中心聚焦“引项目”与“抓服务”双轮驱动,持续优化项目招引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先后出台《永康市制造业租赁厂房招商项目联审遴选办法》《永康市重大招商项目四色交办实施细则》两项创新制度。在招引前端,“按需联审”机制打破以往定期评审模式,实现租赁厂房招商项目评估、决策流程的快速响应,项目评审签约落地周期平均缩短75%;在招引后端,依托重大招商项目帮办平台畅通部门联动,通过问题协调解决四色交办机制,推动助企解困高效及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9个(含10亿元项目6个),招引数量同比增长80%;开展助企服务 185次,协调事项76项,三分之一新招引落地10亿元项目实现“上半年签约、上半年投产”,重点招引项目产值达27.5亿元,同比增长94.2%。
当创新机制持续发力,当精准服务成为常态,我市正不断将招商澎湃动能转化为新招引企业车间里的机器轰鸣与蓬勃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