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更优 经营无忧
看高新区如何厚植营商“暖实力”
![]() |
![]() |
![]() |
环境更优 经营无忧
看高新区如何厚植营商“暖实力”
连日来,永康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施策、多维发力:从送“信”上门修复企业信用、柔性执法规范市容秩序,到“拉网排雷”守护安全底线、政企联动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一系列务实举措直击经营主体痛点难点,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与发展动能,厚植营商沃土。
①
②
③
①指导企业负责人提交信用修复申请
②劝导摊主文明经营 ③拆除违规加装的雨棚
党课开讲 筑牢党员思想根基
7月8日下午,在高新区会议室,高新区第一网格140余名党员齐聚一堂,聆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施新芳讲授党课。这场党课为基层党员注入了一针精神“强心剂”。
施新芳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位党员要持续擦亮政治底色,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信仰根基。围绕作风建设,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醒,号召党员筑牢纪律红线,以过硬作风展现新时代党员担当。
党员们专注聆听,时而提笔记录,眼神交流与微微颔首间,传递着思想的共鸣与认同。
党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走向高潮。一批在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四星、五星党组织代表依次上台,郑重接过象征荣誉的红色证书。全场掌声雷动,这既是对先进标杆的由衷致敬,更是彰显了全体党员见贤思齐、争创一流的决心。
此场党课如同一座思想的熔炉,为高新区第一网格全体党员注入了澎湃动力。而星级党组织的表彰则激励全体党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投身发展实践,为高新区建设贡献先锋力量。
政企通力协作 打造“小候鸟”安心驿站
7月3日上午,高新区管委会的4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一项为奔波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快递分拣员解决后顾之忧的务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颜灵敏召集市邮管局负责人与“三通一达”、极兔等快递企业代表,推进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小候鸟”托管班工作。
颜灵敏在推进会上说:“我们务必把托管班办实办好,让快递小哥们安心奔跑,让孩子们安全快乐过暑假。”
会场讨论聚焦关键环节,一项项关切被清晰回应:场地初步选定高新区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场所,安全与便利兼顾;师资方面计划引入专业机构优质教师资源,同时考虑吸纳有特长的快递员家属;课程设计突出安全教育和趣味活动;管理上明确各方责任,建立严格接送登记与应急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现场讨论热烈而务实,从桌椅数量到保险方案,无不细致推敲。“这样细致的托管方式,让我们一线员工的心踏实了。”一位参会企业代表难掩喜悦。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支撑起了城市运转的细密网络。此次高新区携手行业力量,为“小候鸟”筑牢安全港湾。这份特殊的守护,正托举起了更多小家庭稳稳的幸福。
据初步统计,此次托管项目预计将惠及约200名快递从业者子女。
送“信”上门 信用修复助企焕新颜
7月2日,在永康市应嫂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内,该公司负责人应浩在高新区综合执法中队与经发办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企业信用修复申请提交。
“外贸客户最看重的就是信用。”应浩感慨道,“我们公司之前因受处罚留下了信用瑕疵,这次多亏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次“送信上门”服务,正是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今年6月,高新区开展了一场针对规上(限上)企业的信用修复培训会,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高新区综合执法中队与经发办联合将政策解读送达企业,面对面剖析企业信用修复意义,现场讲解演示申请路径、进度追踪等流程。
此外,高新区还依托“浙里办”App上的“益企帮扶”平台,接受企业预约上门指导服务,打通“全链条”信用修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高新区综合执法中队专门成立了“企业信用修复服务群”,执法队员与经发办工作人员随时在线回应企业需求,化身企业信用修复的“云端护航者”。
从培训课堂上的“政策面对面”,到指尖平台上的“服务一键达”,再到主动登门服务的“修复零距离”,高新区的信用修复服务环环相扣,彻底扭转了企业过去被动申请的局面。
截至目前,高新区规上企业95条信用瑕疵已全部清零,服务触角正向小升规及规下样本企业延伸。
刚柔并济执法 树立文明经营标杆
7月1日9时30分,在花川美食城,高新区执法中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对重点路段开展集中整治。执法人员采取柔性劝导与刚性执法并举的策略,加速推进道路畅通与规范经营。
整治现场,执法队员向沿街早餐、水果等摊点分发《文明经营倡议书》,明确规范经营区域与要求。摊主们积极响应,现场签约率突破90%。同时,执法人员对违停车辆依法张贴温馨提示单并督促其驶离。此次行动共清退各类违停车辆300余辆,有效释放了被挤占的道路资源。
此前,该区域因流动摊点聚集和车辆随意停放,道路通行效率严重受限。此次整治后,道路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份倡议书不只是约束,更是城管与摊贩良性互动的开端。”高新区执法中队副队长章李鸽说。
拉网排雷
守护舌尖安全
6月26日,高新区组织10余名网格员前往位于花城西路的各家餐饮店后厨,开展“灶台安全”深度排查行动,对瓶装气来源、软管状态、报警器安装及灶具油污覆盖等关键环节进行“清单式”检查。
在一家面馆的后厨,网格员仔细检查了灶具下方的管线。“这根橡胶软管已经老化发硬,必须立刻更换。”网格员李道指着连接灶具的软管严肃地说。网格员陈帅俯身贴近灶台,仔细检查管壁,将发现的问题在隐患清单上标记下来。
在另一家餐馆里,陈帅发现了一处阀门接口松动,立刻提醒店主:“这阀门必须更换,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行动共排查燃气安全隐患10余处,发出“立行立改”通知单20余份。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织密“人防+技防+制度防”的安全网络,仅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排查整治各类燃气隐患200余项。
雷霆出击
拆除电动车雨棚
6月25日上午,高新区开展了一场针对电动车违规加装雨棚的集中整治行动。20余名网格员组成突击队,对西塔二路、西塔三路、松石西路、银桂北路沿线企业门口及花川购物中心区域电动车违规加装的雨棚进行拆除。
现场,执法人员运用专业工具切割、拆卸各式各样违规加装的雨棚。
“这些雨棚在行驶过程中会增加风阻,极易导致车辆失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正在拆卸雨棚的网格员王思栋说。
本次整治行动共依法拆除500余顶违规加装的电动车雨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胡鹏辉介绍:“此次拆除行动只是一个开始,高新区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彻底消除这类‘流动的安全隐患’,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头顶上的安全’。”
茶香赋能
助企破局突围
6月24日,高新区工会在浙江飞洋杯业有限公司开展“茶香纾困匠心暖企”行动。28名外贸一线职工沉浸于一场由国家一级茶艺师林莹莹带来的定制化茶艺实训。
商务茶礼模块内,职工专注演练涉外茶席规范与国际客户接待;减压工坊中,茶道冥想与中医茶饮应用引导释放谈判压力;产业课堂紧贴杯业生产,深挖茶饮文化附加值,点燃“茶饮文化+跨境贸易”新思路火花。
“这次培训让我系统掌握了茶艺知识。”茶香浸润间,员工陈文娇收获满满。
此次实训是高新区工会“稳外贸促发展”的创新实践。课程立足企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精准定制员工所需、产业所向。接下来,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定制服务,为外贸企业注入长效动能。
融媒记者 陈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