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专版

以实干担当换取利企便民满意指数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三化”绘就执法为民新图景

  以实干担当换取利企便民满意指数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三化”绘就执法为民新图景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

  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秉持“为人民管理城市”工作理念,坚守为民初心,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足利企便民“绣花功夫”,以人性化服务、法治化护航、精细化管理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城市颜值,在精管善治中绘就执法为民新图景,让市民更幸福、企业更安心、城市更宜居。

  人性化服务书写民生新答卷

  7月9日11时许,位于经济开发区金山东路的“便民摊位”开始忙碌起来。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员工陆续涌向自己心仪的摊位,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开始享用美味的午餐。

  流动摊贩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为从源头解决流动摊位占道经营现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出台《“便民摊位”设置管理方案(试行)》,联合属地中队对接相关单位推进“便民摊位”设置工作,目前已设置金山东路、锡山路2处便民餐点,并积极探索推进共富市集工作。

  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服务群众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越来越足。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贵”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停车资源供给,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目前24个单位共计2180余个停车泊位已实现错时免费对外开放。优化停车收费政策,全面评估现行停车收费政策实施情况,优化调整收费区域划分,目前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免费停车时长从原先45分钟延长至1小时。创新停车管理模式,实行“首次提醒、二次处罚”的阶梯式管理,同时对停车无序的重点路段、商圈区块以及占用盲道、影响交通等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有效规范了车辆停放秩序。强化便民服务举措,增设120余个快递外卖专用车位、120余个接送学生“即停即走车位”、60余个“十分钟临停车位”。

  依托“无废永康”协同应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通“浙里办”“无废永康”大件垃圾预约收运端口,在城区环卫保洁范围内试点推行居民大件垃圾“线上预约+免费收运”服务,自2月份上线以来,已完成大件垃圾收运70余单。统筹道路开挖审批监管,减少道路开挖对交通、群众出行的影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静音护考”行动,加强考点周边、三江六岸、娱乐场所的巡查,为考生逐梦之路保驾护航。

  小设施,大民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8个绿地或桥下空间“一老一小”设施将于10月底前完成改造,因地制宜增设坐凳、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便民休闲设施。

  “十分钟临时停车位”方便群众办事

  法治化护航营商环境再升级

  “感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手把手帮我进行了信用修复申请。”日前,成功拿到银行贷款后,浙江某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服务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联合市发改局出台《关于加强企业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帮扶的实施方案》,建立“机制重塑、流程再造、服务集成”的“三位一体”信用修复机制,引导涉案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今年3月实施以来,已精准助力340余家企业重塑信用,涉及信用记录690余条,实现规上(限上)企业信用修复率100%。全面推广“预约式”指导服务,在“浙里办”上线“益企帮扶”模块,实现在线预约“一键点单”、现场服务“一支队伍”、全科体检“一步到位”。今年以来,线上受理企业需求250余个,帮扶满意度达100%。实施综合执法领域“利企便民”18条,提供审批“上门办、马上办”服务,实现企业办事“零次跑”;完善“预约+预审+帮办”的全流程机制,加强预审指导,材料补正补齐率降至5%以下。服务企业系列举措精准直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得感,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上级肯定。

  在对企业诉求“有求必应”的同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无事不扰”,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效预防、解决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针对涉企行政检查多头、重复、低效、过度等突出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制定《永康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行政检查备案制度,建立“年度报备+月度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坚持“部门应联尽联、事项应统尽统、频次应减尽减”原则,严格把关检查计划,全市检查计划从218项精简到130项,精简率40.3%,目前全市联合检查实施率达70%。

  执法办案质效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人民切实利益。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首创办案积分制度,完善案件质量全要素评查标准,并在金华范围内推广使用。严格加强案件审核指导工作,对林区野外用火、野生动物保护、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监管执法,实现了财政领域执法办案零的突破。

  执法队员上门开展“预约式”服务

  精细化管理绣出城市高颜值

  “人机协同”开展路面保洁

  7月9日,在金城路的人行道上,一台造型别致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与环卫工人默契配合,开展道路清扫工作。

  市容环境是城市的“脸面”,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城市保洁协同指挥中心,深化人机协同,全面开展“洗城”行动,已投入使用自动驾驶环卫车辆4台、智能扫地机器人6台,开通自动化清扫保洁路线10条约47公里。目前,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7%。推行“晴雨差异化”保洁模式,晴天开展“深度保洁+洒水降尘”,雨天实施“借雨洗路+积泥冲刷”,强降雨后启动“清淤除障+复洁保畅”攻坚,保障道路全天候洁净。

  占道经营、乱停车等“城市病”长期困扰市民生活,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对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局领导班子常态化“马路办公”机制,通过“精细步巡+问题会诊”模式,实现领导在一线办公、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压实、作风在一线转变。集中开展市容秩序攻坚行动,建立“班子带队查、科室集中查、中队交叉查”的三级巡查机制,确保责任到人、监督到位。高效运行问题流转协作机制,依托智能监控设备动态捕捉市容问题,同步推广“码上管·城市”,鼓励市民参与监督,优化问题“发现—流转—处置—反馈”全流程高效闭环。今年以来,累计流转2400余起,跨部门660余起,整改率98%以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赋能已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趋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基本完成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建设,实现指令快速流转,处置率达100%;常态化开展“一键调度”实战演练,发布指令调度160余次,参与各类保障行动20余次。迭代升级智慧城管,投入使用7套智能采集设备,覆盖80%城市高发案件类型;拓展市容AI研判,挂载车辆违停等识别算法64类,实现市容问题有效预警。今年以来,“智慧城管”系统派遣案件1.7万件,案件处置率达99.8%。

  城市向美而行,还需从细微处着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完善城市设施,统筹推进人行道修复、桥梁养护、排水管网清淤等工作,其中教进附小人行道成为市民眼里的“最美上学路”,市政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华川桥吊杆更换加固维修工程正加快推进。完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上半年苗木补植率同比增长53.4%,绿化修剪率同比增长51.86%。联合相关部门逐一梳理空闲地块信息,建立“一地一策”管理台账,拟分批次推进地块改造提升,计划融入便民停车场、口袋公园、绿化休闲等功能,切实盘活城市“边角地”。

  此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打造赏花路线,系统梳理城区月季、银杏、桂花等20余种观花观叶植物分布情况,结合公园绿地、滨水步道等城市空间,规划城区四季花卉观赏游线。下一步,该局将联合城投、文旅等部门,推进游线便民置物架、遮雨棚、休憩设施、文化标识、警示牌建设,打造“可览、可游、可体验”的全域花园城市景观体系。

  融媒记者 张赤奎 通讯员 潘超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3 以实干担当换取利企便民满意指数 2025-07-10 永康日报2025-07-1000006;永康日报2025-07-1000015;永康日报2025-07-1000007;永康日报2025-07-1000008;永康日报2025-07-1000009;永康日报2025-07-1000010;永康日报2025-07-1000011;永康日报2025-07-1000012;永康日报2025-07-1000013;永康日报2025-07-1000014;永康日报2025-07-1000016;永康日报2025-07-1000018;永康日报2025-07-1000019;永康日报2025-07-1000017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