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现代科技”让非遗潮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点燃创新火花
“传统技艺+现代科技”让非遗潮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点燃创新火花
本报讯(融媒记者 李一正) 5月11日晚,2025年度永康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以“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打造五金之都文化高地”为主题,以非遗专场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活动,搭建社会科学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吸引更多的社科爱好者了解非遗、走近非遗、爱上非遗,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智慧活力、创造动力和文化魅力。
晚上7时,由象珠镇雅仁村布龙表演队带来的《雅仁布龙》拉开了活动序幕。启动仪式后,非遗精品展演成为全场焦点。醒感戏、永康鼓词等10项非遗精品轮番登场,吸引了大批观众。“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学生胡晨晖说。
在互动体验区,“干冰泡泡”“怒发冲冠”等一系列沉浸式科学实验吸引青少年开启科学探索之旅。“既能学到知识,又不觉得枯燥,有效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家长胡小亲说。
现场,由市科协带来的宇树机器人和各种生动有趣的互动装置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学的奇妙魅力。“我们希望通过‘科普+民生’的模式,让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走入寻常百姓家。”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在特色非遗及民俗文化展示区,打铁、竹编火笼、土陶、棕编等3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其中,吕氏正骨针灸展台前围满了市民。“我们是中医世家,有200多年历史了,今天过来义诊,为大家解决颈肩腰腿疼痛的问题。”吕氏正骨针灸传承人吕俊才现场展示了把脉、针灸和正骨,耐心解答大家的健康问题,并开具个性化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