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依托“派出所+治保会”机制协同发力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 |
![]() |
市公安局依托“派出所+治保会”机制协同发力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市公安局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以共治警务建设为牵引,探索出基层警务与群防力量深度协作的“派出所+治保会”(即治安保卫委员会)工作新模式。该模式以党员干部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将传统治安防控升级为风险预判与源头治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生态。
◀民警和治保会成员开展反诈宣传
▼派出所联合治保会开展日常巡逻
党政引领筑根基
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芝英镇党委政府于2024年7月推出治保会工作机制,由镇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等成员担任副组长,统筹推进村级治保会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由芝英派出所选派9名社区民警包片联系42个行政村治保会,各村治保会主任在党员干部中推荐产生,并对村党委书记负责,确立了“党政主导、公安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原则,形成了“一村一警一治保主任”的工作格局。
芝英派出所立足“主防”定位,统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反诈宣传等工作,同步建立预警信息实时推送机制,落实治安态势“周分析、月研判”制度,精准指导打防管控工作。村级治保会发挥自治优势,组建巡逻队落实常态化防控,对简易纠纷进行就地化解,精准采集并上报流动人口信息与社情民意。
今年以来,依托“派出所+治保会”机制协同发力,芝英派出所辖区基层防控力量响应速度提升40%,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1%。
矛盾联调提质效
“张警官,徐主任,多亏了你们,我的工伤赔偿款终于到账了。”近日,下徐店村村民徐先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拉着社区民警张鹏翀和村治保会主任徐林忠的手,感激地说道。
去年12月,徐先生在应某经营的工厂工作时意外摔倒致股骨裂纹骨折,在医院治疗后,徐先生向工厂提出工伤赔偿申请,但双方关于赔偿金额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徐林忠在开展日常矛盾纠纷排查时了解该情况后,立即联系管片民警张鹏翀,一同着手开展调解工作。
张鹏翀结合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向应某讲解相关赔偿标准,并和徐林忠多次上门进行沟通协调,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书,厂方一次性向徐先生支付赔偿金32000元。
芝英派出所创新“派出所+治保会”矛盾联调模式,依托治保会的人熟地缘优势,构建“摸排-协商-处置”全链条机制,融合法理情化解纠纷,筑牢基层稳定防线。
今年以来,芝英派出所联合村治保会成功化解29起复杂性矛盾纠纷,由治保会独立化解邻里分歧、家庭纠纷等小矛盾45起,化解成功率超98%。
实战培训护安宁
随着辖区流动人口增加与治安形势复杂化,芝英派出所依托“治保会”机制创新推出“警力+民力”双轮驱动模式,并由相关民警定期入村为治保会成员开展专项培训。
在装备培训环节,民警不仅系统讲解防护装备的使用规范,更针对乡村地形特点,重点演示巷道狭窄空间的器械配合技巧。
针对农村高发警情现状,培训还特别增设突发疾病救助、火灾初期处置等实用科目。
4月29日,亳塘村治保会开展巡逻时发现一老人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晕倒,治保会成员小奇立即运用培训所学对该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送医。
5月7日,四知村治保会巡逻时遇民房灶台起火,成员们迅速分工协作进行灭火,并组织巷道住户疏散,仅用十分钟便将火势扑灭。
自警民联防机制运行以来,芝英派出所面向治保会成员共开展专项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782人次,辖区重点区域巡逻频次增加至每日8次,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13%。
“现在晚上听见巡逻队的对讲机声,心里特别踏实。”芝英四村村民应女士的话道出群众心声。
通讯员 邵建鋆 胡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