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勇:跑出服务“加速度”
![]() |
朱朝勇:跑出服务“加速度”
好民警好故事
晨曦初露,在龙山镇雅贵村的游步道上,市公安局龙山派出所民警朱朝勇正身着运动服,眼神坚毅、步伐稳健地迎着朝阳奔跑。“朱警官,这么早又开始‘巡逻’啦!”路边正在晨练的孙阿姨熟稔地和他打招呼。朱朝勇闻声微笑回应:“上班前活动活动,顺便看看村里的情况”。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辖区上演。从警33年,今年57岁的朱朝勇热爱跑步,跑龄已有10年。他说,跑步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能让他熟悉辖区的每个角落,更好地服务群众。
朱朝勇深入菜场进行反诈宣传
群众身边的“暖心守护者”
“群众事,无小事。”这句话,朱朝勇不仅常挂在嘴边,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去年5月,家住龙山镇桥下南村的贵州籍务工人员谢大伯因痛风急性发作,双脚肿胀得几乎无法行走,打算回老家休养。
然而,谢大伯强撑着走出家门,试图前往高铁站时,因疼痛难忍,瘫倒在狭窄的巷子里。
此时,正在辖区走访的朱朝勇一眼就看到了蜷缩在墙角的谢大伯。常年坚持锻炼的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蹲下身子稳稳托住近80公斤体重的谢大伯,半扶半背地将其扶往警车,送往医院。
从巷口到警车,虽然只有短短百米距离,但朱朝勇特意放缓脚步,生怕颠簸会加重谢大伯的疼痛。
到达医院后,朱朝勇又陪谢大伯就诊,直到其情况稳定。
看着谢大伯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朱朝勇开始犯愁——大伯行动不便,在永康又无亲无故,后续该如何回老家呢?于是,他贴心地找来轮椅,并主动联系高铁部门,为谢大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他能顺利返乡。临别时,他考虑到旅途遥远,还准备了水果点心,递给谢大伯。
当列车载着坐在轮椅上的谢大伯缓缓启动时,站台监控记录下了这温馨感人的一幕:车窗里,谢大伯颤抖着竖起大拇指,眼里满是感激。
深耕基层的“纠纷治理者”
作为一名常年扎根辖区的老民警,朱朝勇积累了不少调解矛盾纠纷的经验。在他眼里,再难断的“家务事”,他都要“跑”出个解法。
今年年初,龙山镇南新村的王大哥在自家屋外安装了外伸式挡雨棚。每逢下雨,雨水就会溅到邻居弟弟家的外墙,导致墙面渗水霉变。由于兄弟俩此前就有摩擦,这次的问题更是让矛盾进一步激化。其间,有同乡为他们调解,但双方积怨已深,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短短三个月就报警7次。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朱朝勇迅速介入,多次往返两家开展工作。他联系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实地勘察,提出缩短雨棚长度、加装导水槽的解决办法。同时,他联合村干部、家族长辈组成调解组,从法律、亲情等多方面劝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调解成功后,朱朝勇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持续回访,关注雨棚改造进度,确保矛盾彻底化解。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处理事情的人,我真是心服口服了。”事后,当事人拉着朱朝勇的手感慨道。
近三年,朱朝勇运用这种“长跑式”的调解办法,经手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
反诈前沿的“创新宣传员”
“游戏装备免费送?那是诈骗分子在‘配速’,想引你加速掉进陷阱!”2月17日,在龙山镇桥下初中的报告厅里,朱朝勇正用跑步术语拆解针对学生的电信诈骗套路。他将自己十余次全程马拉松的参赛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了“反诈障碍跑”互动游戏:学生们需要跨过“中奖陷阱”跨栏、绕过“刷单返利”路障,最终在“安全终点”领取防骗手册。
此外,朱朝勇还会利用自己的跑步时间,沿途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安全防范要点。在他的带动下,龙山镇有200余名“平安跑友”也成为义务宣传员。大家在跑步锻炼的同时,宣传反诈知识。其中,有一位跑步新手小张在他的指导下,不仅能轻松跑完5公里,还能熟练背出“反诈呼吸秘诀”——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
通讯员 徐凯悦 项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