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赋能产业升级 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第19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落幕
![]() |
设计赋能产业升级 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第19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落幕
4月29日,第19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第20届大赛启动仪式在我市圆满举办。
第19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以“智汇五金 新动永康”为主题,凭借高额奖金、专业赛道及国际化视野,再度在工业设计领域掀起热潮,成为行业焦点。本届大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设计资源与行业精英,紧密贴合五金产业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大赛内涵丰富,既是对五金产业工业设计创新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未来设计方向的前瞻引领。
活动当天,我市还启动了第20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随着新一轮赛事的启动,我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领全球工业设计浪潮,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设计战略思维,将健康与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的全链条,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推动五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颁奖现场
现场 设计成果产业化 开启合作新篇章
活动现场,大赛发布了“金星奖”金奖1名、银奖2名、优秀奖5名,以及创意类最高奖金点奖1名,6条创意赛道各有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5名。作为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的核心奖项,“金星奖”凭借百万奖金和产业转化潜力,成为全场的关注焦点。由浙江工业大学王英豪团队设计的Fresh-Water速热活水智控电热水器从125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颁奖典礼上,浙江工业大学与永康鲁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燕山大学与牧星(永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推动速热活水智控电热水器和手部康复外骨骼两大项目落地生产。
此次签约不仅是设计成果的转化,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由燕山大学团队研发的基于自研核心驱动电机的手部康复外骨骼,已通过牧星医疗的临床测试,计划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进入量产阶段。该团队负责人于金须透露,产品根据企业要求,采用了混碳纤维聚乳酸材质的轻量化材料,在减轻机器人对用户手部的负担外,使用力矩传感器等实时监控手部动作和肌肉活动,帮助中风患者实现居家康复训练。
往届签约项目的标杆效应也为本届合作注入了信心。大赛首次举办了产业化作品展示活动,十余款源于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后被永康企业逐一落地的爆款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和企业代表目光。其中包括首届金星奖金奖作品——下肢康复训练器和银奖作品——户外可移动烧烤炉。
“这款户外可移动烧烤炉由德诺电器投产,在去年6月份上市,截至目前,总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浙江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李斌说,而下肢康复训练器由立久佳公司投产,目前,该公司已取得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可快速对有关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据了解,自第17届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增设金星奖以来,已有16件金星奖作品在我市实现落地转化,转化产值超2亿元。
市科技局局长程真介绍,工业产品作为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新的双重载体,其市场价值既源于功能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更取决于人机工学、设计美学、用户体验等工业设计要素的系统性优化。她认为,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的关键先导环节,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牵引点与切入点。我市通过连续19年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构建了“以赛促转型,以奖促提升”的工业设计发展机制,有力推动了五金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特别是本届大赛所呈现出的健康与绿色设计双引擎驱动趋势,不仅精准契合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其作品产业化实效更充分彰显设计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分享 创新设计引领产业升级 满足多元需求
在企业家分享环节,来自国内的工业设计界大咖受邀上台,分享他们在创新设计引领产业升级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
杭州飞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飚深谙工业设计创新对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随着跨境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化阶段,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工业设计正是那把打开全球市场大门的钥匙。
余飚认为,工业设计已超越传统产品外观设计维度,正成为构建产品差异化竞争壁垒、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支点,更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通过飞鱼设计的众多成功案例,如菲驰智能家居,FOOOX高端酒具等,他向大家介绍了设计在提升产品品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余飚强调了品质、品味、品格策略在品牌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品质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基石,品味则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而品格则是品牌长期发展的灵魂。飞鱼设计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深入洞察海外用户的真实需求,将设计原点聚焦于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从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
针对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的订单特点,余飚建议,工业设计企业应当积极与永康企业共建“跨境电商设计数据库”,收录全球消费趋势数据,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杭州热浪创新控股有限公司CEO邱潇潇则从品牌打造的设计与营销角度出发,强调工业设计要实现从“产品溢价”到“心智占领”。“设计在品牌打造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不仅关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更在于如何通过设计语言传达品牌的理念和价值。”邱潇潇认为,设计不止于设计,而是要将设计与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全链路设计创新赋能。
营销则是将设计成果推向市场、触达消费者的关键环节。热浪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策略,结合线上线下的各种渠道和形式,如O2O营销、内容矩阵、全域销售转化等,实现品牌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渗透。同时,该公司还注重利用先进的AI智能技术,提高设计创意效率和营销精准度,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心智与新智概念的提出,为品牌打造提供了新视角。心智模型强调对消费者精神认知的洞察,使设计更符合消费者的接受习惯和审美偏好;而新智模型则利用AI智能技术扩展创想领域,引导设计创新的方向。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链接,又推动了品牌的持续创新和升级。
观察 健康与绿色成产业升级双引擎
除了工业设计领域的顶尖大咖担任授课嘉宾,大赛还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知名高校及行业协会的权威专家。他们的点评与建议犹如点睛之笔,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权威性与含金量。
浙江省经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忠民:
当前,我省正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赋能水平,助力浙江产业链向更高端攀登,打造浙江经济再创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一是要强化政策引导:完善顶层设计,探索推进浙江工业设计的特色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撑力。二是要强化设计和产业融合:立足我省产业发展特点,加大设计研发投入,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提升设计产业赋能力。三是要强化设计和营销一体化:鼓励使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服务模式,加快“设计+互联网”“设计+品牌”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壮大设计服务市场。四是要强化品牌影响力:支持开展工业设计“赛、奖、展、会、周”等系列活动,聚力打造“设计浙江”品牌矩阵,不断提升浙江工业设计影响力。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龙:
大赛作品呈现国际化的趋势、附加值越来越高、越来越贴近产业化落地这三大显著特点。同时,我也看到大赛带来的三大意义。一是破解了县域智力资源的瓶颈,通过引入高校和机构的智力资源,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是推动了传统五金向智能制造的转型,通过创新设计和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三是促进了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关于工业设计的今后发展,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AI和可持续设计的应用,让企业更懂得利用AI技术进行设计创新,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向前去做创新与向后来回顾同样重要,我们不能浪费历年的设计成果,要从中汲取经验,找到适合当前生产的落地项目。最后,我认为大赛应该积极国际化拓展和扩大影响力,沿着“一带一路”等国家做推广,将地方产业有针对性地向外延展,扩大市场化影响力。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孙海珍:
我们基金会作为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的公益支持单位,多年来见证了大赛的不断升级与创新。在绿色发展方面,大赛通过聚焦绿色技术创新,如生物质燃料系统、拓扑优化减材设计,直接呼应全球124个国家的碳中和承诺。如获奖作品“折叠式露营取暖炉”采用生物制燃料与太阳能双功能系统,碳排放较传统燃气炉降低了60%。若此类创新实现规模化应用,可推动永康五金产业向绿色高精尖快速转型。当前,绿色设计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源动力。我建议大赛深化绿色设计制度与全球标准对接,设立赛事“绿色技术孵化专项基金”,推动建立“五金产品碳足迹数字护照”系统,强化AI与智能设计融合,通过国际媒体宣传永康五金产业的绿色转型案例,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制造形象。
融媒记者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