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钓的是“鱼”更是“愉”
年轻人纷纷“入坑”钓鱼
手提水桶,肩背鱼竿,一身装备齐全……4月27日一大早,“95后”摄影爱好者朱乾松已经蹲在石柱镇的一口鱼塘旁忙活开了。他熟练地支起折叠椅、挂饵、抛竿,动作一气呵成。枣核形的浮漂随着水波轻轻摇晃,偶尔掠过的蜻蜓在水面上点出了一圈圈涟漪。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说起钓鱼的技巧,朱乾松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钓友”,“钓鱼嘛,讲究的是耐心,跟摄影一样,需要等待一个瞬间。”
钓鱼
在我市,像朱乾松这样的年轻钓鱼爱好者不在少数。曾经被视作中老年专属的钓鱼,如今已撕下刻板印象的旧标签,越来越多地走进年轻人的休闲生活中。
在城区千鸿路经营渔具生意多年的周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来买渔具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顾客,现在喜欢钓鱼的年轻人多起来了,经常有小伙过来买饵料、鱼线。”
这项看似有些枯燥单调的活动,究竟有什么魅力?在采访中,不少年轻钓友不约而同给出了“解压”“治愈”“成就感”等关键词。
“钓鱼不为鱼多少,而是图一份心情舒畅,还能去去‘班味’。”朱乾松认为,钓鱼可以让时间变缓,抛竿的瞬间就像把一切烦恼都抛在了水里。
“我从小就喜欢往河边跑,小时候钓鱼的鱼竿是自己去竹林里砍竹子做的,后来长大了才拥有人生中第一根正儿八经的鱼竿。其实我不喜欢吃鱼,所以钓上来的鱼大多放生,主打一个体验感。”今年25周岁却拥有17年钓龄的“上班族”超超自称是“孤独的钓鱼佬”,喜欢一个人安静地钓鱼。在他看来,钓鱼的魅力在于未知的惊喜,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会钓到什么。
钓竿、饵料、抄网、折叠椅……这是近半年来“00后”市民朱竝鑫常离不开手的东西。自从去年夏天“入坑”钓鱼,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常常一钓就是好几个小时,装备也从一根基础钓鱼竿攒到了一整套完整行头。
“我平时经常看一些钓鱼博主发布的钓鱼视频,再加上我爸是资深钓鱼爱好者,也算是受了他的影响吧。”朱竝鑫说,起初他喜欢在江边看别人钓鱼,每当看到鱼儿被拉出水面的瞬间,他就激动不已,后来就自己开始尝试。
“钓鱼有好几种玩法,我起先玩的是现在很火的小物钓,专门钓小鱼。后来才尝试路亚,路亚的钓法和其他钓法不一样,不用打窝也不用守钓,比较有趣。”朱竝鑫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钓鱼经历是在威海海钓。当时正值寒冬,他和几名钓友包船出海,虽然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丝毫没有降低对钓鱼的热情。在船长的指导下,他很快就钓上了第一条多宝鱼。
抛竿、等待,时有收获,偶有失望,重要的不是鱼的大小,而是沿途的风景、过程中的心境。对于初涉“钓圈”的新手,业内人士建议,不妨从性价比较高的基础渔具入门,不必急着配齐“豪华套餐”,随着对钓鱼环境的了解、抛投技术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添置进阶装备也不迟。
融媒记者 张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