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锻造堪当乡村振兴重任高素质雁阵队伍

新时代“领雁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锻造堪当乡村振兴重任高素质雁阵队伍

  新时代“领雁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赤奎) 先后培树143名“两优一先”“千名好支书”“兴村治社名师”等典型榜样,前仓镇大陈村列入“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考察点,舟山镇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全链条构建干部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赛马比擂活动、体系化推进后备人才储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让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奋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头雁”领航强示范,开拓乡村振兴火热局面。我市采取挖掘招引、过堂面询、资格联审等方式拓宽“头雁”来源渠道,建立分类施策、定期轮训、全员培训教学机制,连续10余年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头雁”培训班,累计选送17批次、2500余名村干部进修培训,目前全市50%以上村支书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运用村事月考、季度晒拼、全年考核评比机制,连续4年举办乡村振兴擂台赛17场,通过相互评比“晒亮点”、红脸出汗“找症结”、立改立行“求实效”,推动“头雁”担当作为。完善落实激励保障制度,坚持每年动态调整村支书待遇、离任主职干部报酬,定期组织健康体检。采取定向招录、提拔任用等方式,拓宽村支书发展空间,市级“两代表一委员”村社主职干部占比达总数的14.4%,极大增强“头雁”荣誉感、责任感。

  “青雁”丰翼建梯队,激励后备人才赛马提能。我市加大从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等“9类人员”中选拔45岁以下后备人才力度,按照“一人一表、一村一册、市镇双库”要求建库立档,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等主题制定本土教材,结合镇情村情设置相应课程,在各镇开设“青雁课堂”推动集体轮训。择优聘请97名各级治村导师、担当作为好支书等组成后备人才导师团,帮助后备人才厘清发展思路、提升履职能力。围绕“后备人才大练兵”,筛选重点工程、村级创业承诺、民生实事项目等建立“项目清单”,组织后备人才揭榜攻坚。深化试岗锻炼制度,结合后备人才特点,推荐其担任党建联络员、网格员等职务,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压担锻炼,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归雁”助力蓄动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我市通过镇村摸底、党员群众举荐、在外商会推荐等方式,摸排在外人才信息,建立在乡人才库、在外人才库。强化在外人才联系机制,以登门拜访、座谈联谊等方式进行回引,今年已举办回乡座谈会、乡情恳谈会等21场。成立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吸引培育160余名新农人以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建设,结合共富工坊拓宽带富渠道。发出“一人一事为永康”倡议书,聚焦教育、医疗、农业等乡村人才急缺领域,鼓励在外人才“项目反哺”。以“政治素质过硬、能力技能契合、返乡意愿强烈”的原则筛选在外人才,对表现优秀的及时纳入村“两委”班子,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新时代“领雁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2025-04-26 永康日报2025-04-2600006;永康日报2025-04-2600007 2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