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呼吸健康
关注室内空气污染
![]() |
守护呼吸健康
关注室内空气污染
现代人约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但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据WHO统计,全球每年约380万人因暴露于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过早死亡(2014年数据)。而在现代家居环境中,装修污染、二手烟等同样构成重大健康威胁。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类,这些污染物可能引发哮喘、过敏、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肺癌风险。
化学污染物:甲醛(来自家具、装修材料)、苯系物(油漆、清洁剂)、氡气(建筑材料释放)等。
生物污染物:霉菌、尘螨、宠物皮屑、细菌和病毒。
物理污染物:PM2.5(烹饪、吸烟)、二手烟、臭氧(部分空气净化器产生)。
日常活动污染:烹饪油烟、香薰产品、打印机粉尘等。
科学对策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释放
装修材料选择:优先选购环保认证(如E0级板材、水性漆)的建材,减少甲醛释放。新装修房密闭12小时后检测甲醛,≤0.08mg/m2再入住。
减少化学用品:避免过量使用空气清新剂、杀虫剂,改用天然清洁剂(如白醋、小苏打)。
禁烟措施:室内严禁吸烟,避免二手烟和三手烟残留。
通风换气稀释污染物浓度
自然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尤其在烹饪、清洁后,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时段。
机械通风:安装新风系统或排气扇,确保空气流通。
避免高污染时段通风:若室外空气质量差(如室外PM2.5>150),可减少开窗,依赖空气净化设备。
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净化器:选择HEPA滤网(过滤PM2.5、花粉)和活性炭滤芯(吸附甲醛)的机型,定期更换滤网。
植物净化:部分植物(如绿萝、吊兰)可吸收少量甲醛,但效果有限,需配合其他措施。
湿度控制:保持室内湿度40%-60%,减少霉菌滋生,可使用除湿机或加湿器调节。
日常习惯优化
烹饪防护:使用抽油烟机(炒菜时提前3分钟开启,结束后延迟关闭5分钟),减少高温油炸,选择清洁能源(如电磁炉替代燃气灶)。
定期清洁:勤换床单、地毯除尘,使用防螨寝具,减少尘螨滋生。
减少香薰和蜡烛:燃烧香薰可能释放苯等有害物质,建议改用无火香薰或精油扩散器。
监测与预警
空气质量检测仪:实时监测PM2.5、甲醛、CO2浓度,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关注健康信号:若家人频繁出现咳嗽、头痛、眼刺激等症状,需排查室内污染源。
根据WHO和《柳叶刀》研究,通过清洁能源替代、通风优化和建材监管等措施,约60%-70%的室内空气污染暴露是可预防的,其中固体燃料污染和二手烟的预防潜力最高。无论是政策层面的绿色建筑标准推广,还是每个家庭的通风习惯培养,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你今天的每一个选择——拒绝劣质装修材料、戒烟、使用清洁能源——都在为家人筑起呼吸健康的防线。今天起,让我们从这三件小事开始:每天开窗2次,每次15分钟;烹饪必开抽油烟机,减少PM2.5;新装修房检测甲醛,合格后再入住。
守护呼吸安全,你我都能做到!
市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