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永流传 雕錾展新辉
——永康金属雕产业传承创新破圈记
![]() |
![]() |
匠心永流传 雕錾展新辉
——永康金属雕产业传承创新破圈记
日前,2024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名单公布,全省共认定53个工作室,我市程志芳金属雕省级传承创新工作室、程育全金属雕省级传承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
此外,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名录首次扩容遴选名单,其中包涵永康金属雕等3个新类别。自此,全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形成了“10+3”的新格局。
程育全创作铜画《溪山行旅图》
金属雕从业人员研学现场
守正创新双翼齐飞
从非遗技艺到文化符号的焕新之路
“永康金属雕‘挤入’省历史经典产业名录,两位永康籍五金匠人的金属雕工作室双双入选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这无疑是对永康以铜雕、锡雕、铸铁、打金打银、钉秤等为核心的金属雕历史经典产业的高度认可。”谈及感受,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磊如是说。
据悉,被认定为浙江省传承创新工作室需在某一历史经典产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主持建设的专业工作室,其主要功能是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传承创新和推广。
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和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程志芳两人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解密前赴后继的五金匠人是如何将永康金属雕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传承创新和推广的。
近年来,耳顺之年的程育全坚持传承雕錾,展示永康金属雕的文化自信,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感。帮助甘肃博物馆复原“战国豪车”,将国宝文物战国“保温杯”惊艳复刻;以铜为卷、以锤为笔,用中国铜画记录超级工程的“利民童话”;在第26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上用非遗为“清华大学”定格冠军时刻……“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非遗‘青春永驻’。”程育全说。
追求器物精髓,探寻术业极致。程志芳则致力于传承创新永康千百年来打金打银这一非遗代表性技艺,并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推出“百鸟朝凤”手工银壶、“百子嬉春”子母壶等数百件大中小不同型号的手工银壶及茶托、茶洗等手工银制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其间,程志芳领衔参与起草浙江省银器雕刻项目专项技能标准,推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颜值美感和文化内涵的各类银器制品,不断推动永康五金从“实用五金”向“工艺五金”转型升级。
金属雕承载着永康五金工匠千年匠艺精髓,是永康的文化符号与历史见证。
永康金属雕发展源远流长,我市生产各类金属雕制品器形丰富、装饰精巧、形象逼真、手法细腻,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我市打造了铜雕馆、锡雕馆、铁艺馆和衡器(钉秤)博物馆等多个场馆,场馆占地面积共计8000多平方米,收录藏品4000件(套),是国内投资金额最多、占地面积最大、收录藏品最丰富的金属雕专题展览馆。这些场馆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宾客超40万人次,是各地政商人士来永考察调研的必去“打卡地”。
“我市对历史经典产业的重视源于其独特价值。与新兴产业相比,历史经典产业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陈磊说,历史沉淀不仅为金属雕产业提供了市场竞争“硬支撑”,还为文化传承铸就了宽广的“软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金属雕产业营业收入达14亿元。
多维发力全面突围
破解“断层困境” 锻造产业生命力
当前,以永康五金所衍生的金属雕产业,在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都负有盛名。这离不开几代金属雕从业者的持续努力,他们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路径,逐步走上产品精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荣誉的获得,不仅是永康金属雕产业传承之路上的崭新里程碑,更是我们紧握全省历史经典产业振兴战略机遇的生动实践。这标志着永康金属雕将搭乘政策扶持的强劲东风,在传承精魂与创新突破的双轮驱动下,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陈磊说。
历史经典产业既要蓬勃发展,又要兼顾长效发展。然而,就永康金属雕产业的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如精品化数量不足,金属雕精品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设计构思到最终成品,平均需要耗时数月,每一道工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业化质量不高,部分企业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过度依赖机械化生产,却忽视了金属雕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等。
目前,我市面临金属雕从业者人才梯队断层。据统计,当前,我市具备精湛技艺的手艺人仅50余人,且随着老一辈手艺人逐渐年迈,年轻一代传承者尚未完全成熟,非遗传承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人才断层问题也将严重影响精品产量的提升。
永康金属雕产业如何破圈?我市传统产业如何历久弥新?带着这些问题,市经信局牵头、市工艺美术协会组织金属雕从业人员前往丽水市开展研学活动。一行人先后走访龙泉青瓷博物馆、沈广隆剑铺、龙泉市宝剑博物馆、青田石雕博物馆、青田石文旅综合体等地,收获满满。
“和永康金属雕一样,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承载的是浙西南千年匠艺精髓,是丽水的文化符号与历史见证,展现了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希望通过对标先进,能对我市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市经信局党委委员李晓娅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持续发挥2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的领头雁作用,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人才培育机制,搭建作品展览和技术交流平台,讲好永康工艺美术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激发年轻人的责任感,培养现代化传承人。同时,锚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着力探索和推动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借助“两重”“两新”的东风,持续引导我市金属雕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与此同时,我市在发力打造高端模具产业园,持续推动金属雕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类产品模具技术参数,研发成套高端模具和批量生产工艺流程,推动规模化生产水平。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推动金属雕与文旅、电商等跨界融合,以及巩固芝麻錾、牛毛錾等机器无法取代的工艺优势,在制造端提升竞争力,分门别类做精高端艺术品、做优中端工艺品、做实日常消费品,打造高中低端门类齐全、适合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产品供给体系。
融媒记者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