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空中交警”上岗叫好
为“空中交警”上岗叫好
□黄田
据报道,近日在我市东城街道邵宅村路段发生一起轻微车损警情,不到2分钟,警用无人机便迅速飞抵现场。在传统的交通处理模式下,交警赶赴事故现场往往需要时间,尤其是在交通繁忙时段或复杂地形区域,可能会因拥堵等因素延迟到达。而“空中交警”凭借其灵活快速的优势,能在第一时间抵达,为事故快速处理争取了宝贵时间,展现出惊人的高效。
我市“空中交警”上岗,无疑是交通管理方式的一次大胆创新,值得我们为之叫好。
据悉,“空中交警”指导当事人使用“浙里快处”微信小程序,仅需上传3张不同角度的事故现场照片,相关信息提交后,10分钟内就能完成快处快撤。这种高效处理方式,极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与精力。以往,轻微车损事故双方可能要在现场等待交警勘查、处理,耗费大量时间,影响正常出行。如今,“空中交警”的介入,让事故处理如同按下“快进键”,当事人吴先生点赞“安心又省心”,正是对这种高效处理方式的认可。
从宏观角度看,我市搭建的无人机快速反应机制,对于城市交通管理意义重大。通过数智丽州“警政一体”航空综合应用管理平台,能快速启动离事故地最近的“空中交警”,有效预防了重复报警。而“空中交警”的及时介入,也防止了道路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出现。
永康交警联合巡特警大队开展的“空地协同”作战,更是将无人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围绕市域重点路段、时段开展的固定线路“无人机定点巡航”,如同在空中安插了无数双“眼睛”,实时传导路面交通实况至相关平台。一旦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及交通拥堵等情况,便立即进行“高空劝导、纠违”。
永康“空中交警”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的交通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能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我们期待更多地区能够借鉴永康的经验,将科技与交通管理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为民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这也让我们思考,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是否也能像交通管理这样,借助科技的翅膀,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空中交警”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公共服务的无限可能。
丽州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