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勋:以社区为纸绘忠诚
![]() |
![]() |
![]() |
好民警好故事
卢世勋:以社区为纸绘忠诚
2021年9月,他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进入市公安局,分配到古山派出所。3年多时间,他从懵懵懂懂的实习民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社区骨干民警。他以社区为纸、以青春作笔,绘制了一张服务为民的忠诚画卷。他是准“00后”新警卢世勋,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入警以来,他获得个人嘉奖一次。
社区摸排调研
走访辖区商户
校园安全检查
不忘初心 当好服务“贴心人”
“群众无小事,为民显担当。”这是卢世勋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
3年多来,卢世勋用双脚丈量着古山镇的每一寸土地。他说,无论所在辖区是商圈还是村庄,社区民警要做的,就是跑最勤的腿,做最实在的事。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深入,村民们对他的称呼,从“卢警官”逐渐变化为“小卢”。
2024年6月23日17时许,正在值班的卢世勋接到110指令:古山镇某村出租房,一对夫妻因琐事发生争吵。
卢世勋马上出警。到达现场后,见夫妻俩情绪激动,他先是安抚双方情绪,后询问事情经过,了解到妻子因丈夫疏于照顾家庭而感到不满。他便设身处地进行分析,站在两人的角度深入沟通,并以“孩子”为突破口调解矛盾。经过两小时苦口婆心劝说,这起矛盾最终成功化解。
据统计,从警以来,卢世勋共办理案件4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500余起。
深耕社区 做好社区“服务员”
辖区内库川警务站片区企业多,流动人口约7000人,是古山镇警情的高发区。2023年3月,卢世勋主动请缨到库川警务站,承担社区警务工作。他说:“社区警务是派出所延伸服务的‘触角’,是社情民意表达的‘神经末梢’,打通社区工作最后‘一公里’,警情就会有所下降。”
社区警务工作繁琐复杂,但是卢世勋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整体情况,他主动走访村干部,参加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一有时间,他就下沉社区,穿梭在辖区的街巷,发放警民联系卡,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并做好记录。
2024年以来,卢世勋共走访群众900余人,发放警民联系卡100余张。
在发扬“铁脚板”精神的同时,卢世勋还通过熟练运用大数据应用,提升“便民指数”。
卢世勋充分利用古山派出所研发的流动人口自主申报App,做好流动人口登记工作。从房东、租客、企业员工三个主体出发,他分别生成了三种二维码。考虑到一些老年人操作困难,他还专门录制了操作讲解视频供大家学习。实施自主申报以来,辖区平均每月登记流动人口300余人,同比增长约50%。
忠诚守护 织好万家“平安网”
2024年5月18日深夜,黄女士通过警民联系卡着急地向卢世勋打电话求助:“小卢,我的母亲找不到了!”
正在值班的卢世勋立即赶往现场,根据黄女士的描述,一边联系所内监控室进行视频跟踪,一边对现场附近的住户进行逐一走访。
经过近4个小时寻找,卢世勋最终在一处公园里找到了黄女士的母亲贾阿婆。看到平安无事的贾阿婆,他才松了一口气,并将她们安全送回家中。
“陌生电话莫轻信,转账汇款要小心。”为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卢世勋在反诈宣传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从拍摄反诈视频到面对面劝阻,他用实际行动为辖区拧紧反诈“安全阀”。
2024年以来,卢世勋共拍摄反诈宣传视频3条,面对面精准劝阻100余人,成功止损60余万元。
无论是昼夜不息的巡查与防范,还是逐门逐户的走访调研;无论是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矛盾调解,还是月复一月坚持不懈的反诈宣传,卢世勋都在默默耕耘着这片关乎社区安宁的“责任田”,并用青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动人篇章。
通讯员 应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