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最永康

进入解压与烟火气的神奇“结界”

这届永城年轻人爱上逛集市

  这届永城年轻人爱上逛集市

  进入解压与烟火气的神奇“结界”

  “走啊,赶集去!”前几天,“95后”市民龙龙(化名)组织了一场有意思的土味活动。她在社交平台发出邀请,招募“赶集搭子”组团赶集。在她的组织下,6名年轻人凑到一起,一大早就出发前往农贸市场赶集。

  开启集市购买模式

  手工制作的竹篮做工精巧、编织紧密;刚出锅的角干麦饼冒着热气,上面洒满了黑芝麻和葡萄干;没有精美包装却价格亲民的时令水果堆成“小山包”;新鲜的胡萝卜还沾着泥巴,仿佛刚从地里头拔出来……“集市时间”下的农贸市场热闹非凡,从各色蔬果到鸡鸭鱼肉,从零食点心到日用百货,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每个摊位前,叫卖声和询价声此起彼伏。“赶集团”有人提着篮子,有人拎着袋子,东走走西看看,在摊位上挑选自己心仪的东西。

  “我经常会去集市凑热闹,我就喜欢在这种讨价还价声中,斗智斗勇的经历。”“赶集团”成员小朱的红色手推车上堆满了蔬菜、点心等“战利品”。“在集市购物这块,我的水平是属于一骑绝尘的。”小朱说。

  集市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商业模式,一直以来都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两年,我市各大集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一些社交平台上还出现了“永康赶集攻略”,吸引了不少网友“云打卡”。

  曾经被打上“乡土”“中老年专属”标签的传统集市为何会吸引永城的年轻人?

  “小时候没参加过几次赶集,对赶集也没有特别的感受。反倒是这几年我开始觉得赶集真有意思,或许是对超市里的精美包装审美疲劳了,或许是赶集能带给我许多新鲜感,又或许是赶集本身接地气让人踏实。”龙龙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段话,她认为赶集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单纯的“买买买”,更在于一种有温度的生活体验。

  “集市上的东西比较便宜,比超市性价比高,100元就能买上一大堆,而且还能经常碰到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儿。”家住石柱镇的陈依柯告诉记者,农历逢二和逢七是石柱镇的赶集日,无论家里缺什么物件,只要往集市上一跑总能有所收获。

  而在热爱旅行的陈玉(化名)看来,集市的魅力在于其地方性。每个集市都有独特的地方味道,蕴藏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每到一个地方旅行,她总喜欢去当地集市溜达一圈。“北京的沙河大集有着看不到头的地摊,商品种类特别丰富;大理三月街集市上有不少当地民族特色浓郁的手工制品;哈尔滨红专街早市上卖的冻梨邦邦硬,粘豆包也很好吃……”陈玉掏出手机,一边向记者展示她拍摄的照片一边回忆道。

  凑的是热闹,逛的是生活。或许,爱上赶集的年轻人寻找的不仅是性价比,更是触摸生活肌理的方式。你有多久没赶集了?下次路过集市时,不妨放慢脚步,在人群中踮起脚尖,感受一下市井的温度和烟火气。

  融媒记者 张曼欣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生活·最永康 00003 这届永城年轻人爱上逛集市 2025-03-24 永康日报2025-03-2400010;永康日报2025-03-2400006;23330374;23330376;永康日报2025-03-2400009;永康日报2025-03-2400011;23329976;永康日报2025-03-2400012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