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参观规划展示馆后留下一封信
城市更新为居民生活带来好盼头
老人参观规划展示馆后留下一封信
城市更新为居民生活带来好盼头
城市更新进行时
“百姓得福,宜业宜商又安居。福云涛涛,创造了代代的幸福和美好……”打开那张微微发皱的信纸,字里行间都是对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人员满满的感激。这是不久前,一名老人在参观南苑区块城市更新规划展示馆后留下的一封信。短短几句话,却饱含着深厚情感。
信的末尾写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还附上“征迁户”及地址等信息,没留具体姓名。好在规划展示馆有实名登记系统,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这名老人。
“规划展示馆?我去过好几趟呢。”电话那头,老人热情地说。他叫陈招进,在南苑区块住了10多年。旧城改造项目启动后,他搬到宝龙广场附近暂住。平日里,他常常去安置房项目工地附近转转。看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老人的心里很踏实,满满的都是盼头。
“我都快80岁了,没想到还能赶上城市更新的好时候。”记者与陈招进在城市更新规划展示馆前见面,他开心地说,“这里我来了好多次,每次看完都特别感动。上次,我带着在家写好的感谢信,交给现场的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陈招进原来住在南苑区块江边第一排居民楼。虽说住的是令人羡慕的“江景房”,可住在一楼,一到下雨天,家里就容易进水,很是遭罪。得知城市更新工作启动后,他第一时间签约、腾空,以实际行动支持城市更新。
“我家以前就在第八、第九网格签约点对面。没搬走的时候,我天天看到工作人员忙到大半夜。他们为了南苑片区的改造付出了太多,我一定要谢谢他们,所以写了这封信。”老人说。
“也不知道他们看到没有?”老人笑着说,“没看到也没啥,我相信,不光是我,大家心里都记着他们的好。”
没错,时代的发展,终会证明——那些斑驳的门楣、蜿蜒的窄巷、沉淀着几代人呼吸的院落,并未在瓦砾中沉寂,而正以另一种姿态涅槃重生,带着群众期盼的全新生活向我们走来。
融媒记者 胡锦 见习记者 吕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