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专版

焕活丹霞千年文脉 绘就文旅共富新篇

——解码我市首个省级5A级景区镇的方岩实践

  焕活丹霞千年文脉 绘就文旅共富新篇

  ——解码我市首个省级5A级景区镇的方岩实践

  ①

  ②

  ⑤

  ③

  ④

  ⑥

  ⑦

  ①打铁花

  ②方岩庙会

  ③“十岁敬胡公”活动

  ④非遗节目展演

  ⑤庙会市集

  ⑥首届永康方岩马拉松

  ⑦岩下老街夜景

  全域统筹的

  景镇共生格局

  什么是景区镇(乡、街道)?2018年,浙江省提出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不仅要实现村庄景区化,城镇也要宜居宜业宜游。

  据悉,景区镇(乡、街道)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3A级、4A级和5A级及典范景区镇。景区镇(乡、街道)建设以集镇为核心,辐射整个建制镇(乡、街道),坚持全域景区化,体现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凸显自然山水格局和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镇景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空间。

  近年来,方岩镇严格对标《浙江省景区镇(乡、街道)建设指南、实施细则(2023修订版)》和《浙江省景区镇(乡、街道)评定管理办法》要求,始终坚持“以旅兴镇、以旅强镇、以旅富镇”的发展定位,围绕“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管理与保障”四大板块,全力推进硬件提质、服务提升、运营提效。

  一方面,方岩镇高位统筹,把创建浙江省5A级景区镇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一体推进景镇强基、联动互通各项事宜,形成“主要领导统筹谋划、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的创建局面;通过出台《方岩安置区详细规划》,统筹布局重点项目,实现文旅资源从分散开发向全域整合的跨越。

  另一方面,方岩镇把准“大融合”定位,坚持“景镇一体、全域开发”发展模式,紧扣“赫灵方岩”文旅IP,以胡公文化为主打,整合陈亮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色资源提升旅游吸引力,同时充分发挥镇区的“服务区”作用,着力打造集旅游服务、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镇区,让游客留下来。

  为此,资金、项目、人才被源源不断投入到景、镇、村,完成空间重构的顶层设计。投资2.4亿元续建五峰区域改造提升等6大项目,投资5.2亿元启动方岩山区域改造提升(二期)等16个新建项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岩下老街(一期)工程从开工到建成开街运营仅用128天,创下方岩项目建设加速度,成为方岩文旅新标杆;升级交通路网,构建“内联外畅”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提升乡村基础配套,通过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等建设,把方岩美景串成片、连成线,实现“景镇村”协同发展。

  “不经意间,家乡越来越美了。”方岩镇西村村民应百灵感叹,家住省级5A级景区镇真幸福。

  春天的风,带来了方岩的新气象。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小镇,正以5A级景区镇的新身份,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日前,方岩镇成功获评省级5A级景区镇,系全市首个。

  方岩何以成为全市唯一?近日,记者走进该镇,解码文旅融合的方岩样本。

  千年文脉的当代表达

  产业融合的

  共富图景

  “永康肉麦饼和烤包子可真香!”春节期间,山东游客周琦伟对岩下老街的美食印象深刻。

  为助力方岩“增味添香”,方岩镇积极丰富业态,汇集永康“十大碗”,建成农家乐30余家,形成集小吃、烧烤、火锅、地方菜系等品类为一体的美食商圈。同时,该镇依托田园山水资源,重点发展中高端民宿集群项目,引入君澜酒店集团,建成经济型酒店2家、特色民宿2家。

  业态升级的背后,是镇党委“文旅+”战略的精准布局——

  “祈福经济”“疗愈经济”,精准拿捏打工人的精神“乌托邦”;

  节庆期间,打铁花、九狮图、哑口背疯等非遗节目在方岩轮番上演,吸引线上线下游客百万余人次;

  集特色美食、非遗展演、宋韵体验于一体的岩下市集成为年轻人最爱的夜市品牌;

  石鼓寮影视基地去年接待剧组46个,创造283万元营收的同时,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5%;

  打造“方岩农选”品牌,帮助三川红薯、仙岩蜂蜜、方岩红橘等土特产走出深山,助农创收500余万元;

  首届永康方岩马拉松鸣枪开跑,吸引来自4个国家、全国29个省(区、市)的8000名选手参赛,衍生出的农家乐套餐、非遗体验游等产品,创造综合收益1800万元。

  更深远的变化体现在公共服务领域。新区卫生院、景区小学、居家养老康养中心等民生工程投入使用;成功创建省级未来社区1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个、省级文明村1个、省3A级景区村1个、省2A级景区村9个。

  “省级5A级景区镇创建不是终点,而是产业融合、村民共富的新起点。”方岩镇党委书记应俊杰表示,方岩将以“创建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深化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持续盘活资源,擦亮“一山一镇两宋双贤”金名片。

  从传统旅游到文旅融合,从简单业态到综合发展,方岩镇的实践证明——最美的风景不在画中,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中。以省级5A级景区镇为新坐标,方岩镇将在保护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中,绘就更加绚丽的发展图景,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作为方岩镇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方岩山自宋代起就已名满天下,被誉为“浙东第一山”。这里不仅是丹霞地貌的代表,更是承载千年文脉的精神高地:北宋名臣胡则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廉典范;南宋陈亮在此创立永康学派,是王阳明学说的传播重地。

  千年文脉,积淀为方岩最深厚的文化基因。

  然而,仅仅坐拥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方岩镇党委政府深刻明白,完成现代化转化才是创建省级5A级景区镇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方岩镇党委政府以“活态传承、创新表达”为理念,推动文化资源向文旅生产力转化——

  胡公文化作为省首批“文化标识”培育项目,通过“十岁敬胡公”研学活动、“胡公政德文化”课程等创新载体,将传统廉政文化转化为现代治理智慧,形成独特的政治文化研学品牌;

  打造“浙商寻根之旅”项目,传承活化陈亮的“义利并举”思想,不仅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更让传统哲学焕发现代商业价值;

  开发“重走抗战路”等体验项目,金竹村红色研学线路将革命遗址与自然景观有机串联起来,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直线提升。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方岩镇还构建起非遗保护的立体网络,通过岩下宋韵体验、市集等形式,将传统庙会升级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方岩庙会年参与人数突破30万人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育计划成效显著,剪纸、调花钹等传统技艺开发出系列文创课程。

  “省级5A级景区镇创建是从局部至全域,保留城镇个性、突出文化特色的过程。”方岩镇镇长陈正元介绍,该镇先后建成胡公文化互动展厅等数字化展陈平台,通过情景再现、数字展陈、场景重构等现代技术使传统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让文化IP真正转化为百姓口袋里看得见的收益。

  融媒记者 颜元滔

  方岩新区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3 焕活丹霞千年文脉 绘就文旅共富新篇 2025-03-18 永康日报2025-03-1800021;永康日报2025-03-1800009;永康日报2025-03-1800017;永康日报2025-03-1800007;永康日报2025-03-1800012;永康日报2025-03-1800006;永康日报2025-03-1800013;永康日报2025-03-1800015;永康日报2025-03-1800018;永康日报2025-03-1800014;永康日报2025-03-1800019;永康日报2025-03-1800016;永康日报2025-03-1800020;永康日报2025-03-1800008;永康日报2025-03-1800010;永康日报2025-03-1800011;永康日报2025-03-1800023;永康日报2025-03-1800024;永康日报2025-03-1800025;永康日报2025-03-1800027;永康日报2025-03-1800022;永康日报2025-03-1800028;永康日报2025-03-1800026 2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