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喊你减肥了
如何才能健康地“瘦”
![]() |
国家喊你减肥了
如何才能健康地“瘦”
天气日渐回暖,春天不努力,夏天徒伤悲,3月正是告别春节“幸福肥”的好时机。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少市民积极响应官方喊话,将“减肥计划”提上日程。
市民健身塑形
体重不是唯一标准 综合评估才可行
如何评估胖瘦?市民们各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小欧认为,体重秤上的数字是最显而易见的。她保存了一张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女性标准体重表”,表中将不同身高的人体体重分为“标准体重”“美体体重”“模特体重”三个标准。“像我这个身高,超60公斤已经算有点超重了,我希望这两个月努努力,减掉3公斤,够一够‘美体’的标准。”在夏天到来前,身高1.65米的小欧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掉秤”。
热爱健身的吴绍艳却不认同:“体重只能作为评估标准中的一小部分,更主要的,还要看体脂率和肌肉量。”身高1.76米的她,体重63公斤,体脂率仅有12%。在吴绍艳看来,人体体重每天都会因各种因素上下浮动,体脂率能够反映出人体内脂肪含量,能更直观地作为肥胖参考指标。
针对市民们热议的“胖瘦标准”,我市内科专家应志娟给出了更权威的评估方法,即BMI(身体质量指数)。据了解,BMI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目前国际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标准。适合我国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界值参考标准:BMI在18.5至23.9之间为正常,24至27.9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BMI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不能真正反映体内的脂肪,简单的数字并不能对身体情况下论断,还应该结合血糖、血压、腰围、腹围等进行综合评估。”应志娟提醒,超重或肥胖也有可能“隐藏”在标准体重外皮之下,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多种病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市民重视体重问题,不能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应到各医院相关门诊咨询治疗。
科学干预健康减重 极端减肥不可取
官方喊话减肥,气氛都到位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小红书上有不少博主分享减肥方法,还有用明星名字命名的,我收藏了很多,打算这周挑一种试试。”市民陈睿彤向记者分享,热门减肥法有“16+8轻断食”,即将一天中进食时间缩短在8个小时内,剩余16小时禁水禁食;还有号称能“5天掉秤6公斤”的“蛋断”“液断”“肉断”,即第一天全天吃鸡蛋,第二天全天喝高蛋白液体,第三天全天吃肉。
“靠‘饿’减肥,短期内体重确实会下降,但减掉的多半是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容易反弹,甚至可能比之前更严重。”对这类网红减肥法,应志娟提醒,间断性断食易导致暴饮暴食,使后续减脂更加困难,甚至陷入“越减越肥”的恶性循环。这种极端的减肥方式不可取,减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科学、规律、可持续地进行干预。
应志娟告诉记者,清淡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是最常见的减重方式。“现在年轻人在饮食上选择特别多,奶茶、炸鸡、烧烤这些美食其实是减肥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应志娟建议,想要减重的市民,可以适当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高糖、高盐、高脂食品摄入,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餐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还能增加饱腹感。
“早睡早起也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拿回身体的‘掌控权’。”应志娟说,睡眠不足易导致身体激素失调等问题,还会引起人体进餐的欲望。她建议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3时要有一个深睡眠的过程。
融媒记者 王玙铮 文
通讯员 陈威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