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烟火气”点燃“共富梦”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市妇联持续释放专业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 |
![]() |
![]() |
![]() |
以“烟火气”点燃“共富梦”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市妇联持续释放专业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肩负着引领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近年来,市妇联以先锋姿态融入发展浪潮之中,通过构建现代化妇女工作体系、持续释放专业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巾帼动能。
“巾帼学院”启动仪式
全市妇联干部能力提升班
永康肉麦饼制作技艺大赛
扩面强基
赋能女性队伍建设
“我们聚焦促消费、助共富精准发力、积极作为。比如春节期间,我们举办共富市集13场次,带动消费近170万元。同时,我们深化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打造本地传统美食直播品牌矩阵,有效带动线上消费超410万元,实现妇女家门口增收与促消费双赢。”3月5日,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市妇联纵深推进女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妇”字号消费品牌矩阵,创新“她经济”应用场景,为永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她动能”。
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强大的女性队伍支撑。市妇联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找准切入点与着力点,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政策扶持等举措,不断增强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与竞争力,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筑牢坚实的人才基础。
市妇联通过单独建立、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妇联组织覆盖了1136家新领域单位。此外,市妇联成立了快递、互联网等行业妇联,并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筹备组建妇联组织,为吸纳、培育、发展女性劳动者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说以前开设的“永康女匠”系列课程是为妇女送技术,“巾帼学院”的开设就是为了思维上的拓展,送妇女走得更高、更远。
去年7月,市妇联开设了“巾帼学院”,围绕“赋能女性,助力共富”核心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女性劳动者队伍的平台为目标,通过开设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搭建实践交流平台、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等方式,帮助广大妇女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加快推进现代新农人培育,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市妇联举办了女企业家协会年度会员大会,通过“创二代”成长计划培育新生代女企业家,激发女企业家创新活力;推荐优秀创业女性参加长三角巾帼创新创业大赛和省、金华市巾帼新农人创业项目大赛,为女性创业人才、女企业家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机会。
提能增效
激发共富发展活力
近日,市妇联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交旅集团共同主办“非遗贺新春 美食助共富”永康肉麦饼制作技艺大赛。20位巾帼美食巧手齐聚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展开激烈比拼。
近年来,市妇联聚焦“她力量·共富领航”工程,以传统美食为载体,深度融合乡土特色、女性特色、时代特色,全力打造地方美食金名片,以“烟火气”点燃巾帼“共富梦”。
从传统小吃到可以大型比赛的“明星单品”,永康肉麦饼的升级故事背后,满是“她”的身影。
“2022年,优秀妇女代表付美贞提出想要做大做强肉麦饼产业。我们一拍即合,通过送课、举办竞赛等形式,积极搭建平台,全面营造氛围,深挖永康肉麦饼的共富潜力。”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市妇联积极搭建巾帼“戏台子”,借浙江省“妈妈的味道”品牌影响力,承办多场美食展销活动,主导的农展会美食展成交额超6000万元,实现“小切口”撬动“大产业”;实施“一镇一品”培育计划,通过筛选、展播、评选等培育众多美食品牌,永康两 头乌肉麦饼获得多项省级荣誉;开设“永康女匠 美丽智创”系列课堂,累计举办肉麦饼制作、烘焙课程163场,带动100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6万元,形成“培训—创业—增收”的良性循环。不久前,永康肉麦饼产业入选2025年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
围绕“扩中提低”,市妇联积极打造巾帼共富工坊富民场景,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促进更多妇女实现就业增收;分类指导各类巾帼共富工坊,提供个性化宣传展示、供需对接、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提供上门系统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实现全市重点提升片区来料加工点全覆盖。
为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市妇联还打造了“永康女匠 美丽智创”“巾帼学院”“巾帼午间课堂”等共富课堂,搭建共富合作桥梁。目前,5名导师与12个村(企)分别签订巾帼共富合作协议,通过购销合作、品牌共享、方案策划等方式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深耕家庭
构建社会和美新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无数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去年,“传承勤廉家风 护航乡村振兴”全市村主职干部“领头雁”廉内助培训班在古山镇晏塘村崇鲁居好家风传承基地举行。全市各镇(街道、区)的40余名村主职干部携配偶前去芝英镇廉风传承馆、崇鲁居以及前仓镇大陈村参观学习。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将带头践行廉洁家风,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贡献“她”力量。
一直以来,市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浙江有礼 益满丽州”县域文明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在培育文明尚廉家风方面,市妇联开展了家庭家教家风基层巡讲暨家庭教育专家进村社主题活动10场,首场省级家庭教育讲师宣讲在线上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500人。同时,市妇联开展了“家教润心·成长同行”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联合市政协委员工委开展“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专委会视察活动。
对于广大家庭最关心的儿童问题,市妇联面向企业妇联,开展“家在永康‘暑’你精彩”新永康人暑期关爱行动,惠及新永康人家庭1150余户;指导全市村社妇联组织开展暑期托管、安全教育等儿童关爱服务;组织“儿童观察团”“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亲子活动103场次,鼓励儿童参与自身未来生活环境的塑造。
通过一系列举措,市妇联在培育文明家风、助力家庭和谐以及儿童关爱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家庭幸福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共治共享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困境(留守)儿童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今,有这么一群人的出现,有力地打破了困境。在生活照顾上,她们给予关注和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弥补情感缺失;在教育支持上,她们进行学习辅导,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在社会融入中,她们引导社交,链接社会资源,助力全面成长……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一样的面容和名字,但她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爱心妈妈”。
去年以来,市妇联与市拾光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共同启动了“益童助‘丽’”爱心妈妈——困境(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该计划采用“爱心妈妈+好助手”的模式,以儿童服务为核心,由妇联组织、社工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组建“爱心妈妈”团队,同时由学生志愿者、青年社工和爱心商家等组成“好助手”群体,深入困境(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关爱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爱心妈妈”数量达305名。
对于重点群体,市妇联给予实实在在的暖心帮扶。去年,市妇联开展了困难家庭走访、困境儿童慰问、孤独症儿童关爱等活动,筹集爱心物资23.26万元;深入实施女性安康工程,为全市377名适龄低保妇女投保女性安康保险。
在妇女儿童工作中,市妇联立足自身职责,链接多方资源力量,聚焦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进“树丽州新风、建善治永康”工作。
市妇联一方面通过开展宣传,夯实平安家庭基础,另一方面建立妇联干部、妇女维权志愿者婚恋感情纠纷调处专项培训制度,会同市社会治理中心开展“一月一主题”家事纠纷化解业务培训,开设律师讲堂、婚姻家事大讲堂和家庭纠纷调解“三个课堂”,在各镇(街道、区)巡回授课。
接下来,市妇联将围绕共同富裕,以激发巾帼共富活力为主线,纵深推进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策、资金、人才要素支持,让妇女儿童的获得感更扎实、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稳定,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巾帼智慧与力量。
融媒记者 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