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警界

徐霖斌:数据为剑护安宁

  徐霖斌:数据为剑护安宁

  好民警好故事

  凌晨时分,城市的喧嚣早已褪去。此时,有一处地方依然灯火通明,那就是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警力分布图、警情动态、实时监控画面交织闪烁,十余名接警员及时接听群众求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息。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徐霖斌紧盯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快速记录警情盯办情况,用行动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从警七载,徐霖斌始终奋战在指挥调度一线,凭借精准指挥、快速调度和分析研判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因工作表现出色,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并获评“先锋民警”“优秀警师”。

  徐霖斌正在开展指挥调度工作

  从守护一域到指挥全城

  2017年至2023年,徐霖斌坚守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岗位,全身心投入指挥调度、综合研判、反诈劝阻以及巡逻防控等工作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他首创了“企业版社会治理微中心”这一基层治理创新模式,为辖区的平安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4年,因成绩突出,徐霖斌调到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开启新的工作篇章。

  在派出所时,徐霖斌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辖区警情。虽然事情琐碎,但每件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他总是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迅速调度警力解决问题。

  来到情报指挥中心后,徐霖斌的工作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他不仅要处理海量的警情数据,还要统筹调度全市的警力资源,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突发情况。面对这种变化,他说:“就像是一条小溪汇入了大海。”

  还记得刚踏入情报指挥中心时,徐霖斌就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工作节奏。密密麻麻的警情数据在眼前滚动,墙面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实时画面,此起彼伏的报警电话和对讲机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这让他一时间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徐霖斌开始加班加点地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反复研究以往的警情案例。那段时间,同事们每天都能看到他加班的身影。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他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逐步成长为指挥中心的骨干力量。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单靠一方力量远远不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筑牢平安防线。”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徐霖斌深刻体会到,公安工作需要联防共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此,他和同事们积极探索创新,主动联系政法委、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优化“警医联动”和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逐步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为社会治安稳定筑牢防线。

  今年1月16日19时许,一名群众紧急求助称自己3岁的孩子吃饭时被骨头噎住,自己正开车赶往医院,但恰逢晚高峰,交通拥堵,急需帮助。

  徐霖斌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警医联动”机制,一边通过对讲机指令就近交警沿途带路,一边联系医院医生做好救治准备。 最终,在多方高效协作下,原本需要15分钟的路程,仅用了5分钟就到达。由于抢救及时,小孩转危为安。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

  “此件为‘红色’指令,需持续跟踪;此件为‘黄色’指令,需及时组织调解,避免事态升级……”在情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各类信息实时更新,数据与图像交织,直观地呈现着全市社会治安动态。一件件任务指令按照等级划分,精准交办至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如何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全面掌握、有效预警和提前干预?这是摆在徐霖斌面前的一大难题。作为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他紧扣“能动警务”理念,充分发挥情报指挥中心的中枢作用,依托大数据分析升级打造“风险猎手”系列预警模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精准分类,他将各类风险隐患按“红、黄、蓝”三色进行标注,形成全市治安的“晴雨表”,为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

  2024年以来,徐霖斌与同事们累计化解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1392起,并成功预警处置了多起突发性案件,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等上级部门领导的批示肯定。

  徐霖斌的事迹,是公安情报指挥战线无数民警的缩影。他们虽不常站于台前,却以情报数据为剑、以指挥调度为盾、以忠诚奉献为魂,默默守护城市的安宁。这些“幕后先锋”的默默付出,让“人民公安”四个字更加熠熠生辉。

  通讯员 徐凯悦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7 徐霖斌:数据为剑护安宁 2025-03-05 永康日报2025-03-0500009;永康日报2025-03-0500008;永康日报2025-03-0500011;23284214;永康日报2025-03-0500012;永康日报2025-03-0500013;永康日报2025-03-0500014;永康日报2025-03-0500016;永康日报2025-03-0500018;永康日报2025-03-0500019;永康日报2025-03-0500020 2 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