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产出成果丰硕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市以科技创新追求更高“段位”发展
科创产出成果丰硕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市以科技创新追求更高“段位”发展
数读永康2024
【数字点睛】
2024年,我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2月20日,记者从星月集团所属子公司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月生物”)了解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成分小分子丝素蛋白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的COSMOS(COSMetic Organic Standard,有机和天然化妆品标准)认证。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运动医学与再生医学领域,专注丝素材料高端医用产品的研发转化及再生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去年,该公司以第三完成单位参与的“骨软骨组织工程临床转化研究”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创新系列“骨软骨组织工程要素产品和再生技术”,大幅度提升难治性骨折和关节软骨缺损的治愈率,推进骨关节外科从“切除替代范式”进入“修复再生范式”。其中,该技术推动中国特色蚕丝材料成为平台式医用材料,避免生物材料原材料“卡脖子”。同时,建立骨关节再生技术产品的系列国家医药行业标准和新技术规范,实现规模化临床转化,促进了再生医学学科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一成果不仅是星月生物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要突破,也反映了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去年,我市大力实施关键技术“揭榜挂帅”行动,常态化开展技术难题需求征集和调查摸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企业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共推荐4个项目申报省“尖兵”“领雁”科技计划,7个项目申报省科学技术奖。除了“骨软骨组织工程临床转化研究”项目,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超高强高模UHMWPE纤维及其防弹防割复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我市企业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此殊荣。这充分彰显了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2024年,我市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十百千万”科创赋能工程,紧扣“五战双强”行动部署,聚力实施创新深化,加快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在主体培育方面,我市突出“强筋壮骨”,深入开展规上工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不断完善梯次培育体系,有力推动了高新产业能级提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2人、博士45人;新增青年大学生1.1万人、技能人才1.4万人;海外引才到岗数居金华第一。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获评省级研究生联合培育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创新能力提升上,我市突出“协同攻关”,高标准建设科创平台,高水平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持续举办科技架桥、产学研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高新技术研究院实现实体化运作,之江协同创新研究院杭州中试基地建设启动。全年完成科创强基项目投资9.1亿元,促成技术交易58.42亿元,分别居金华第一、第二。
我市还突出“增值服务”,不断强化服务质效,创新生态呈现崭新面貌。我市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学样仿样”推广法,取得丰硕成果。新增省级未来工厂1家、省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初级数智工厂45家、重点技改项目156个,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实现全覆盖,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6%。“电动工具行业轻量级数字工厂样本”列入工信部典型案例,保温杯行业入选金华唯一的省级产品主数据试点,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融媒记者 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