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位列中国县域
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23位
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30强
我市位列中国县域
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23位
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30强
优环境 话营商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2月10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2024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研究》,系统评估了2024年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水平,公布了2024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名单。我市位列第23位,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30强。
据悉,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从引领力、集聚力、改革力、支撑力、可持续力五个维度入手,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系统评估了全国186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县域投资活力、要素吸引、服务效能、设施完善水平和生态品质等综合水平。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指出,2024年县域投资竞争力的发展呈现出“创新要素持续集聚提升县域创新投资水平”“现代基础设施提质强化县域通达性”“数字化赋能迭代升级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高水平产业载体为县域产业投资提供新支撑”“一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投资竞争力新来源”等六大趋势。
我市是如何从竞争激烈的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榜单中脱颖而出的呢?
日前,记者在浙江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一辆辆AGV小车来回穿梭,各类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忙碌有序地赶制订单。“我们从2024年1月开始租用厂房,实现当年入驻、当年投产。如今,我们搬入了新厂房。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和实力去满足客户所需。”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的总产值突破了10亿元。
用一句“‘锂’想走进现实”形容我市新型储能产业格局之变尤为贴切。
近两年来,我市先后招引了浙江伟创源实业有限公司、鲁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弘正储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柘能(浙江)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夯实了我市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基础。同时,为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我市构建了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如浙中新型储能产业园、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产投新材料产业园、现代五金产业服务综合体等,极大地保障了重大招引项目的落地。
善治者谋局,善谋者致远。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我市,离不开我市可圈可点的招商引资工作。
记者从市招商中心了解到,为做好“新兴产业兴、县域经济活”文章,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五战双强”行动,立足“3+2”产业体系,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激活投资活力“多元化”。同时,该中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基金招商撬动、产业平台支撑、投贷联动助企”,以组团“问诊”、系统“施策”、专班“领航”、闭环“护航”四步循序推进招商项目全期帮办,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重大项目招引量质齐升。
据统计,2024年,我市新增签约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实现了单个项目1亿美元的新突破;重点招引项目实现产值同比增长79.9%,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值贡献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25%。
此外,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我市进出口额达513.33亿元,同比增长19.96%,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年制造业投资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27%;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超200亿元,同比增长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