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乡村·遇见

百年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土特产“可咸可甜” 拓宽村民致富路

  百年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土特产“可咸可甜” 拓宽村民致富路

  新年新气象,奋斗正当时。新的一年,我市各村正积极谋划新一年的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农副产品开发在乡村振兴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市不少村庄拥有历史悠久的农副产品。这些年,我市各村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全力做好农副产品开发文章。近日,记者走进花街镇渎溪村、方岩镇仙岩村,探寻农副产品如何为乡村振兴添活力的成功经验。

  花街镇渎溪村:

  成立加工中心和共富工坊

  大力发展咸菜产业

  村民查看春芥生长情况

  新春走基层

  花街镇渎溪村九头芥种植已有10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是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渎溪村成立九头芥加工中心和共富工坊,大力发展咸菜产业。

  近日,渎溪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会。村民们齐聚一堂,围绕如何发展村里的咸菜产业各抒己见。

  “我觉得要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连片规模,提升村里种植基地的档次。”“我觉得还是要做品牌、做品质,光走量不行,品质一定要做好。”……在渎溪村村委会副主任颜维益的带头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起村里的咸菜产业,村干部们满脸自豪。据介绍,目前村里有100多户农户种植九头芥,种植面积达100多亩。然而,此前由于种植户年龄偏大,种植规模一度有所缩减。

  为改变这一现状,渎溪村村两委积极行动,专门成立九头芥加工中心。“以前,我们雪菜每公斤卖8元至10元。随着九头芥加工中心的成立,品质和管理跟上后,现在每公斤卖14元。”颜维益说。

  除九头芥加工中心外,村里还成立了九头芥共富工坊,将原先“粗放式加工+各自销售”的模式转变为“党建引领+统销统购”的模式。村民颜成说:“现在有了这个基地,不愁销路了。我家一共种了20亩的春芥和冬芥,每亩收入约8000元,年收入可达十五六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不仅如此,渎溪村还创新思路,开发了梅干菜炒肉罐头。这款产品在去年农展会上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市民购买尝鲜。颜维益介绍:“用罐包装,干净又卫生,携带还方便,第一天就卖出了100多罐。”

  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渎溪村九头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一传统产业。

  当下,冬芥丰收,春芥长势良好。接下来,渎溪村计划重新建造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升级生产设备,并引进专业人员,在深加工和电商推广领域展开探索。颜维益满怀信心地说:“不仅仅是渎溪村,以后要联合附近多个村庄一起发展这个产业,让老百姓的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方岩镇仙岩村:

  打造研学和露营基地

  大力提升“甜蜜产业”

  蜂场

  近年来,方岩镇仙岩村借助独特的养蜂文化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仙岩村甜蜜部落蜜蜂谷研学基地,村党支部书记俞成虎与村干部密切关注着施工进度。

  “我们打算把这里整片区域打造成小蜜蜂研学基地,小朋友夏天在这里玩水嬉戏,让他们玩得开心,我们才能留得住人。”俞成虎指着施工现场介绍,仙岩村计划打造一个集研学与露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研学与露营两大功能相互补充,既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又能丰富基地的游玩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同时还能传承当地的养蜂文化,提升“仙岩蜂蜜”的品牌影响力。

  村干部俞忠武透露了规划细节:“我们想在这儿打造研学和露营基地,在周边种植枇杷、橘子等果树,开花时可供蜜蜂采蜜。而且还将建设民宿,让游客能安心游玩。”

  村干部们的言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这样的规划也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村民胡章菊笑着说:“我们年纪大的人平时都待在家里,养蜂是主要营生。游客来了后能直观地了解我们的蜂蜜品质,蜂蜜也会更好卖。”

  仙岩村位于方岩、石柱、舟山三镇交界处,海拔400多米,村民养蜂已有90多年历史。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养蜂户数从最初的三四户发展到20多户,俞阿东就是其中之一。俞阿东养蜂已有9年,在村里养蜂产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养蜂规模从几十箱扩充到了200多箱。“养蜂收入虽说不算多,但一年也有5万元至7万元。在家就能赚钱,日子过得挺舒坦。”谈及养蜂生活,俞阿东很是满足。

  看到村民们养蜂热情高涨,又考虑到蜂农大多年事已高,外出不便,自2023年起,在方岩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仙岩村着力打造“方岩农选 仙岩蜂蜜”品牌,拓宽蜂蜜销售渠道,并精心设计了产品包装,推出半公斤装和试用装,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然而,农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气温、降水等因素都会对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俞阿东无奈地说:“这个行业靠天吃饭,天气好的时候收入相对就高些。去年下半年天气不好,大家的收入整体不太理想。”

  正是出于对这一困境的考量,仙岩村决定打造研学和露营基地。目前,仙岩村正在全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我们争取今年夏天让基地开业,把游客留下来,把蜂蜜卖出去,最终目标是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俞成虎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融媒记者 曹润鑫 程卓一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乡村·遇见 00003 土特产“可咸可甜” 拓宽村民致富路 2025-02-10 永康日报2025-02-1000006;永康日报2025-02-1000007;永康日报2025-02-1000008;永康日报2025-02-1000010;永康日报2025-02-1000012;永康日报2025-02-1000014;永康日报2025-02-1000016;永康日报2025-02-1000020;永康日报2025-02-1000018;永康日报2025-02-1000009;永康日报2025-02-1000011;永康日报2025-02-1000013;永康日报2025-02-1000015;永康日报2025-02-1000017;永康日报2025-02-1000019;永康日报2025-02-1000022;永康日报2025-02-1000021 2 2025年02月10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