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0届“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陈馨泽
致敬春潮四十载 承泽拓新向未来
38-40届“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陈馨泽
致敬春潮四十载 承泽拓新向未来
华溪月明 春潮如歌
“舞台中心的面光调整一下”“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衔接再紧凑些”“现场和转播车情况一定要同步到位”……
这两天,总能在永康广电大剧院的台前幕后捕捉到陈馨泽忙碌的身影。“春潮”将近,作为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陈馨泽肩上的担子很重。在他眼里,“华溪春潮”是永康人民的精神年夜饭,是连接在外永康人和家乡的情感纽带,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见证了文化的繁荣和时代的变迁。自1986年起,“华溪春潮”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春节的文化盛宴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观众需求,如何强化“华溪春潮”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陈馨泽想出了新招。
“自从接办‘华溪春潮’晚会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像‘同一首歌’栏目,它的结尾曲就是《同一首歌》;央视春晚,最后一首歌是《难忘今宵》。作为永康人自己的春晚,我想应该有一首歌,能让人听到就想起‘华溪春潮’,所以在第39届‘华溪春潮’晚会上,我们推出了主题曲《涌动春潮》。”陈馨泽说。
“华溪春潮”晚会不仅仅是一场文艺演出,还是我市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生动写照。“今年,我们迎来了‘华溪春潮’晚会的40岁生日。如此关键的年份,高标准、高规格、高品质办好第40届‘华溪春潮’晚会,对全市、对‘春潮’自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馨泽说,“华溪春潮”晚会获得的国家级大奖多,群众期待高,面对40年的同题作文,要想出新出彩,并不容易。
第39届“华溪春潮”晚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陈馨泽就组建导演组,投入第40届“华溪春潮”晚会的准备工作中。根据导演组敲定的方案,第40届“华溪春潮”晚会的主题为“致敬”,致敬40年来为“春潮”奉献辛劳和汗水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致敬为建设和发展永康作出贡献的百万新老永康人,致敬永康人民愈发幸福美好的生活。
围绕“致敬”这一主题,陈馨泽牵头对“华溪春潮”晚会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媒体宣传预热,于近期重点推出了“华溪春潮历届总策划访谈”“我和春潮40年”“华溪潮涌40年”三大系列报道,对“春潮”40年进行了全方位回顾。与此同时,晚会筹备亮点频出,令人期待。
本届“华溪春潮”晚会舞台设计更亮眼,LED面积达到空前的486平方米;概念IP更潮流,设计了多款首发文创产品,以永康特色肉麦饼为原型的吉祥物“麦饱饱”备受欢迎。为了强化“华溪春潮”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的特点,让群众有更多机会参与“春潮”大庆中,陈馨泽大幅缩减外请演员,让本土力量成为舞台主角。本届晚会所有原创节目中,都有永康老百姓的身影。通过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今年的“华溪春潮”晚会自我加压,在网络直播的基础上首次进行电视直播,让广大市民通过电视大屏同步感受“春潮”精彩,进一步扩大晚会的影响力,增强年味。
四十载华章谱新篇,“华溪春潮”晚会再启航,岁月如歌人未老,共庆盛典夜未央。
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陈馨泽带领市融媒体中心全体员工共赴“大考”,所有台前幕后的接力与付出,只为掀起新春的浪潮。
临近演出,陈馨泽信心满满:“‘华溪春潮’晚会就像华溪之水,滔滔不绝,生生不息。站在潮头的我们会扛起融媒体人的使命,牢记前辈‘一浪高过一浪’的期望,顶住压力,直面考验,以晚会的精彩回应群众的期盼,以拼搏的姿态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在新征程上续写荣光。”
融媒记者 田佳琪 吕旭光 李智耿 刘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