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献良策 凝心聚力谋发展
——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履职尽责献良策 凝心聚力谋发展
——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献务实之策,聚发展之力。1月23日,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10名政协委员着眼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本报摘登其要,以飨读者。
抢滩低空经济蓝海 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徐李斌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别发言
2024年全国两会把低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正是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的关键期,我们要发挥五金智造优势,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窗口期,助力永康工业经济新腾飞。
为此建议:聚焦低空“链主”企业引育、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常设低空产业展区,助推企业快速融入低空产业链;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具有永康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分类打造产业园区,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与五金产业、智慧林业等深度融合,激发永康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深耕乡村产业 绘就共富新景
应柳依委员代表花街镇联络组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不断发展,许多以村集体为基底的乡村产业出现了“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建议:深化“1+N”结对帮扶,以奖代补重点扶持,多村抱团达成共赢,链接多方力量抓住发展机遇;整合闲置资源,实现资产资源二次利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合理布局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和密度;发掘“农旅结合”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培养乡村产业复合型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 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李炀炀委员代表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发言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且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严重化趋势,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为此建议:建立家长学习平台和家长实践阵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绩观,及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建立家长支持网络,实现家庭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共答”;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建立同辈互助机制,防止教师压力传导,关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及时介入干预;多部门联动开展校园霸凌检查监督及专题教育培训,全天候畅通救助渠道,整合专业力量,完善“学校-医院”快速转介绿色通道机制。
聚焦青蓝接力 赓续“两个健康”
胡定坤委员代表工商业联合会界别发言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步入代际传承的关键期。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正逐渐成为引领永康经济深刻变革的生力军。但同时,新生代也存在政治思想不够成熟、管理经验不够老练、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等方面短板。
为此建议:引导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将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与队伍建设融入、与业务发展融通,同时多部门联合组建“助企服务团”,共助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向上发展;继续办好“永商会客厅”,发挥好老一代企业家的传帮带作用,引导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训纳入全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开展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调研,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助力“一号开放工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开展“永商行天下”产业对接活动。
振兴乡村教育 赋能永康发展
胡婉莹委员代表古山镇联络组发言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就当前永康乡村教育而言,仍存在着许多薄弱之处。
为此建议:根据我市人口分布和教育需求,合理规划并增设乡镇高中;积极探索乡村教育人才回归策略,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厚植乡村教师乡土教育情怀,加强乡村教育师资力量;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数字技术赋能“五育”体系,提升学校综合育人能力,留住新永康人。
强化技师人才培养 推动五金产业发展
胡晓华委员代表农工党永康市基层委员会发言
技能型人才是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永康对技师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迫切需要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在强化技师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
为此建议:引产入教,创新教学模式,成立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定期深入本地企业调研,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设新专业、新课程;引企入校,深化校企合作,建议学院与企业在校内共建生产线,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课程;产教融合,拓展技能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举办公益培训、开展“人才夜校”等,建立科学考核评估体系。
让“永城八景”激发城市新动能
应芳蒙委员代表新闻体育界别发言
“永城八景”是永康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恢复活化意义重大。在永康老城改造、城市更新的关键节点,非常有必要将“永城八景”作为民生提质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抓。
为此建议:梳理“永城八景”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统筹规划,串联形成“永城八景”文旅融合的大生态;明确“永城八景”原址,设计“永城八景”历史建筑点位保护标志牌,展示永康城市记忆,建造松石园等新景观,重拾“永城八景”文化的历史与魅力;注重产业建圈强链,加强“永城八景”文旅产业联动和项目导入,探索推出体验感强、参与感强的文旅模式,加大宣传,打响“永城八景”知名度和影响力。
激发“生”的意愿 解决“育”的难题
潘君枝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别发言
当前我市户籍人口已从“增量发展”转为“减量发展”的新常态,出生人数断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想生,二是不敢生,三是不能生。
为此建议:加大政策保障,依据孩子数量与经济状况分级发放育儿补贴,给予育儿家庭购物消费补贴等,降低多孩家庭生活成本,加强监管,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大养育支持,规范家政市场,深化普惠托育服务,增加公办幼儿园托班开设数量,增强对社会力量办托的补助力度;强化生育能力保护,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医疗支撑,加强生殖内分泌科专科建设,开展辅助生殖技术。
点亮方岩“夜经济” 激活消费“新引擎”
施伊丽委员代表民盟永康市基层委员会发言
近年来,夜间旅游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有效路径。方岩风景区是我市文旅的一张“金名片”,需进一步挖掘方岩夜间经济,以更加优质的供给和良好的服务,激发消费新活力。
为此建议:打造特色夜市步行街,举办“田园夜游”“围炉夜话”等活动,推出应季夜宿逛游攻略、旅行路线,结合新年祈福、方岩庙会等活动,及时调整消费场景;加大岩下老街招商力度,丰富夜间潮玩潮购新体验,打造光影夜景、文化夜景,立足本土打造特色文创,举办“文创夜集”;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开通景区与高铁站、大型酒店等夜间往返公交车,加快推进南段岩上民宿打造,构建覆盖多样客群需求的夜宿体系,组建专业运营团队,统筹规划昼夜经济,做好运营工作和公共服务。
让“老有颐养”可望又可及
李艳萍委员代表民建永康市基层委员会发言
相较于大体量的老年人口,我市养老服务场地有限、服务供给不足、护理人才紧缺,亟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
为此建议:优化现有资源,集中配置社区养老规范化设施,排摸空置公共用房,转换为养老服务场所,鼓励基层医疗与养老服务毗邻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涌入养老产业;民政部门要依托村级居家照料中心,开展家政、代购、送诊、沐浴等增值业务,加速智能化养老设备普及;适当降低初级护理员证书考核理论部分占比,以实操技能为主,加速发展养老护理专业,构建由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融媒记者 颜元滔 王玙铮 整理